• 18阅读
  • 0回复

阳光下的罪恶——河南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假药案揭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1
第1版(要闻)
专栏:

  阳光下的罪恶
——河南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假药案揭秘
本报记者 王清宪
编者按:读了这篇报道,凡正直的人都会义愤填膺。一个厂竟然造了这么多、这么长时间的假药!而假药厂长竟然获得这么多“荣誉”!这么多的揭发和调查竟然奈何他不得!不仅有一些政府部门为其开脱,还竟然出动公安人员为其“保驾”!这究竟是为什么?
假冒背后往往有地方保护主义的支持;而地方保护主义的恶性发展究竟通向哪里,通过这篇报道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此案的主犯虽已抓获,但那些怂恿者、包庇者,也该得到应有的查处。这既是广大读者关心之所在,也是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所必须。
                             
这是一起建国以来最大的假药案,说其最大,原因有三。一规模最大,它不是一般的地下假药厂,而是一个有350多名职工的集体企业——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二时间最长,从1987年到1992年9月,生产假药时间长达5年之久;三假药数量最多,到目前为止,已经查明该厂制造销售假药11141件,人用兽用药共20多个品种,非法获利至少300万元。
不曾停止过的举报,不曾停止过的调查,都未能及早制止这阳光下的罪恶
早在1988年10月,这个厂建厂一年左右,就有群众举报这个兽药厂生产人用硫酸庆大霉素。县监督部门调查确认后,县卫生局把调查结果报告县政府,并提出四条处理建议:1对该厂罚款1万元;2对厂长王志强罚款20000元;3没收所有假药;4停业整顿。报告打上去之后,当时的县政府主要领导以“新企业刚创办,不容易”为由扣了下来。
王志强何许人也?现年36岁的王志强,1975年入伍,由于违纪、利用军队汽车倒卖钢材及生活作风问题,先后受到党内警告、撤消副指导员职务和开除党籍等处分,转业后,1986年在沈丘县农业局的一个农场办兽药厂,任厂长,1987年改名为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
如今,提起1988年的那次调查,人们免不了有许多假设:假如那位领导支持卫生局的建议;假如当时对该厂及王志强本人进行了处罚和教育;假如……但现实毕竟不是假设。王志强的胆子就是在这一次次没有结果的调查中大起来的。
1989年4月,县畜牧局查出该厂“敌百虫”片无批准文号,形成查封、销毁及罚款、教育的决定。但没有下文;
1989年底到1990年初,农业部同时接到湖北黄冈地区兽药械公司和江苏丰县的举报,揭发该厂生产假庆大霉素和磺氨嘧啶纳,责成河南省畜牧局调查。盖有县政府大印的调查报告却说,没有理由认为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制售假药,且建议给该厂恢复名誉。
1991年9月,群众又向县打假办举报该厂生产假氯霉素,仍不了了之;
1992年1月,该厂一车假药在安徽阜阳被扣,地区工商局下来调查,药厂大门看守森严,调查者竟被拒于大门之外;……
但是,达10次之多的调查也未能触动罪恶的黑手,使之稍有十稍有收敛。
兽药厂的铁门长年紧闭,还有两名武警站岗。一次,附近的一位农民好奇地探头往铁门里看了看,即被拷打一番。王志强的专车装有警灯。1992年除夕夜,自知民愤极大的王志强用两名民警为其家站岗。
1992年10月,由国家监察部、工商总局、农业部、公安部、卫生部、医药管理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开进周口第一兽药厂所在的沈丘县,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掌握了大量事实,逮捕了主犯王志强、郭新灵(药厂副厂长),随后,查清了5年来反反复复没有查清的事,除了本文开头所述事实外,还有:该厂所产药品均无含量或微含量;片剂为淀粉、滑石粉加色素;针剂为自来水;5年来共假冒8家大药厂的商标。
一边是一遍遍的调查,一边是一顶顶的桂冠,罪恶在荣誉的掩盖下发酵
从1988年开始,对药厂的检举调查从未中断过。
但与之相对照的是,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及王志强本人却一顶顶的桂冠戴在头上:1989年,县农委、农业局评王志强为农业先进工作者;1989年,县委、县政府评王志强为先进工作者;1990年,县农业局评王志强为先进工作者;1991年,王志强获县“五一”劳动奖。
企业的荣誉有:1990年1月,周口地区工商局授予“重商标 守信用 创优质名牌企业”;1990年2月,省农牧厅授予先进企业;1990年2月,地区农牧局授予先进企业;1991年2月,地区行署授予红旗单位;1991年2月,县委、县政府授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1992年3月,县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992年3月,县政府授予1991年度先进企业。
更有一件让人不能不感到蹊跷的事:1991年1月,县农委向县政府打报告,要提王志强为农委副主任。这一消息被农业局得知,5天之内,农业局两次向政府打报告要提王志强为农业局副局长。结果,1991年5月王志强被提为农业局副局级干部,1992年5月正式被任命为农业局副局长。
“为什么一方面风风火火地调查,另一方面又热热闹闹桂冠加顶?群众的情绪和一些部门的情绪为什么如此不一致?”联合调查组负责人、国家监察部执法监察室的杨伟民同志说,群众的反映一次次地转到省畜牧局,而省畜牧局却又一次次地批准该厂生产文号,先后达14个之多。长期以来,这个厂没有一个技术人员,职工大都是临时招来的。到底根据什么批的文号?
造假药的责任不仅仅在王志强;王志强假造的,也不仅仅是药
读者也许已经产生了种种推理,但目前还不到做结论的时候。联合调查组能够提供给大家的有以下几个查实的事实:
一、1988年12月,周口地区太康县城郊乡兽医站接到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按合同送来的70件兽药,发现包装很不规则,产生了怀疑,取出一支针剂一看,很混浊,尝了一下,一点不苦,没有药味。兽医站保管员王西堂坚持要送到地区药检所化验,“是真的就付钱,假的就退货。”
送药的赶紧跑回厂里向王志强报告。第二天早5点,一名武警,一名民警带着手枪、手铐,踢开兽医站会计梁得志家门,把梁从被窝中铐出。梁的爱人找到其姨夫、太康县农委副主任李洪均。李即和王西堂一起到沈丘,找到药厂。把门的两人一穿武警服一穿公安服,得知他们来自太康,武警把手铐往桌上一扔喝道:“王西堂来了吗?”王西堂慌称那人没来。穿公安服的人使了个眼色把王西堂叫出,并告知回去拿10000元来就放人。
李洪均被扣了一天一夜,他和公安民警有这么一段对话:
“你这样扣人合法吗?”“我也是违心的。”“以后我告你,你负得了这个责任吗?”“这个责我不负,由公安局长负责。”
二、1991年初,农业部根据举报,责成河南省畜牧局调查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在湖北黄冈和江苏丰县销售假药一事,并要他们先到农业部听取这两地同志反映情况。结果,前往北京的省畜牧局药检所长、县农委一位副主任、县畜牧局长等由王志强陪同,坐王志强的专车,食宿费用全由王志强负责。
回来后,不但没有做任何调查工作,到北京听取情况的县农委的这位副主任还与王志强、郭新灵合伙造假证,以证明两地反映情况不实,并以县政府名义向省畜牧局打了一份报告,要求为该厂恢复名誉。
三、1992年7月,该厂有一车假药在河南安阳文峰区被扣,运药的陈金龙逃走,文峰区检察院两次传法人代表王志强,王未理睬。最后,县检察院一位副检察长受王志强之托到文峰区检察院,并出示伪造的陈金龙已于1991年10月份被药厂开除的假证明。假证明油墨未干,对方一不留心印油即被拭下。
王志强用什么手段导演了这些故事?
并非结束语
沈丘县地处河南安徽交界,全县100多万人,人均土地不足一亩,是全国最早全面推广土地大包干的县之一。十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全县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更快,在周口地区表彰的10个亿元乡镇中,沈丘县占7个。
联合调查组进驻沈丘之后,本着既要查清犯罪事实,又要促进经济发展的宗旨展开工作。为了不影响武汉制药厂与兽药厂联营的“二氨”工程建设,调查组负责人杨伟民亲赴武汉,说明情况,消除对方顾虑。杨伟民说,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的假药案说明,一个地区在发展经济中,注意打击经济犯罪特别是国家公职人员的犯罪,加强廉政建设是多么必要。调查组下一步将对与本案有牵连的干部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