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烈火热土写春秋——记山东省硅酸盐研究院院长张儒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0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烈火热土写春秋
——记山东省硅酸盐研究院院长张儒岭
蒋博
山东过去没有细瓷,现在有了,不仅有了,而且制出的细瓷闻名中外。改写山东陶瓷历史的这个人,叫张儒岭,他是山东省硅酸盐研究院院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61年,张儒岭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地处偏远,条件又十分简陋的淄博硅酸盐研究所(即该院前身)。他怀着党叫干啥就干啥的朴素情感,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滑石质日用细瓷研究是张儒岭投入精力最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这项研究始于1972年,在当时全国的几大陶瓷产区中,唯有江西、湖南的日用细瓷倍受推崇,淄博虽有几千年的陶瓷生产史,但由于山东没有高岭土,高档瓷一直未能问世。利用山东当地原料研制滑石质日用细瓷是为山东陶瓷打翻身仗的重要一举。尽管滑石瓷具有色调柔和,半透明性好,强度高等优点,但由于其泥料塑性差,成型困难,烧成时又极易变形,在陶瓷业没有得到应用。张儒岭的研究在当时不但是全国首创,在世界上也无先例。为此,他和课题组的同伴们在老专家老所长沈惠基的带领下,付出了整整6年心血。
在两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他经常吃住在实验室,搞实验着了迷,有时躺在床辗转反侧,苦思冥想,半夜三更一个“灵感”产生,爬起来继续做。星期天、节假日更与他无缘。经过上千次实验,终于攻克了滑石瓷“难成型、高温变形、容易炸裂”三大难关,并在中国首开高级日用细瓷二次烧成之先河,取得圆满成功。张儒岭撰写了《滑石质日用细瓷的研究》论文。
滑石瓷的诞生,不但结束了山东无细瓷的历史,而且为利用当地原料,发展高档细瓷闯出了一条新路,为以后山东几个新瓷种(如高长石瓷、高石英瓷、鲁光瓷)的诞生奠定基础。由于这种瓷在组成和工艺技术有重大突破和创新,1983年被授予国家发明三等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