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大西北不甘寂寞小东周一鸣惊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1
第2版(经济)
专栏:

  大西北不甘寂寞小东周一鸣惊人
本报讯 记者凌志军报道: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发生的事情,令所有到这里来的人惊讶万分。这不仅因为这里经济发展和农民富裕起来的速度之快;更由于她是处在我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大西北。这就是东周村。
东周隶属陕西省三原县,距古都西安仅几十公里,可以说是被中国古代文化遗迹的精华包围着。但是,今天的东周民宅,竟是近百座完全西洋式的小楼,尖顶红帽,金瓦银墙,掩映在淡绿色的花木丛中。村子中央大道的另一侧,排列着8家工厂,及一些个体经营的商店和饭店,全村224个劳力中,大部分在这里工作,只有5人组成农业承包队,耕种全村400多亩土地。种田的人少了,可是土地上产出的粮食却比14年前增加了46%。
在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的大背景下,14年间,东周村农民收入增加30倍,上交国家税金增长130倍。到1992年,东周的工农业总产值已经达到3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991年增长36%的基础上,1992年又增28%,达到4000多元。这在经济发展最快的东部沿海地区也是罕见的。
东周村快速发展的原因有二,一个是路子对,一个是机制好。
8年前,东周毅然作出调整结构,扬长避短的决策。忍痛将规模小、水平低的5个工厂全部关闭,而以主要的策。忍痛将规模小、水平低的5个工厂全部关闭,而以主要的精力开辟农副产品加工业。今天,东周的加工业已颇具规模,包括年产万吨淀粉的食品厂、年产万吨饲料的饲料厂、年产5000吨的葡萄糖厂和2000吨溶制剂的化工厂。“机制好”,是指东周的企业,无论农工商,均有充分的自主权,因而厂长、工人都有很强的主人翁精神。钱紧了,卖掉自己的摩托车把钱投进工厂;活紧了,一个人顶两个人干。连续几年里,全村农民还提出3000多条建议,其中720条被采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