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排长赵文斌只身勇斗八名持刀歹徒获奖,但又陷入另一种困境——一千五百元奖金该不该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排长赵文斌只身勇斗八名持刀歹徒获奖,但又陷入另一种困境——
一千五百元奖金该不该拿
赵忠泽徐文良
1992年12月17日下午,一辆大客车冲进成都军区某高炮旅院内。司机和乘客从车上抬下一位昏迷不醒的年轻军官,并围着部队领导诉说这名军官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
他叫赵文斌,是这个部队五连的排长,两小时前奉命外出接新兵。他乘坐的四川38—01973号公共汽车行至罗江镇,8名衣冠楚楚的青年挤了上来,两人一对、三人一伙挟持3位乘客,强行摸包。赵文斌上前制止,这帮歹徒竟亮出弹簧刀进行威逼。赵文斌义愤填膺,几步跨到驾驶员背后,请司机加大油门,把车开往公安局。歹徒见势不妙,叫骂着向赵文斌扑了过来,并用刀子捅赵文斌的腰部、头部。赵文斌奋力还击,左手被刺破,鲜血直流。但他毫不退缩,扭住一个歹徒的双腕。这时,歹徒将赵文斌摔倒在汽车工具箱和引擎盖之间的夹缝里,用刀狠刺他头部,并用皮鞋猛踢赵文斌胸部。赵文斌顿时昏了过去。
歹徒们又用刀威逼司机停车。司机只好把车停下。刚苏醒的赵文斌见歹徒正往车下逃窜,便使出全身力气抱着一个歹徒的脚,那歹徒死命的踢血流满面的赵文斌,另一个歹徒又在赵文斌小腿上扎了一刀。赵文斌又一次昏迷过去。8个歹徒窜下车,在众乘客目送之下扬长而去。
经过两天的抢救,赵文斌脱离了生命危险。为表彰他的英勇行为,部队党委给他荣记三等功。驻地各报刊、电台报道了他的事迹。
赵文斌的英雄事迹传开后,前来慰问的群众达100余人,慰问电话600多次,慰问信件200多封。川西北地质大队奖给赵文斌一面锦旗和500元奖金;随后,绵阳市综合治理委员会又奖给赵文斌1000元人民币。
面对这1500元奖金,赵文斌心里十分不安。他想,见义勇为是革命军人应尽的责任。再说,收下这笔奖金后,别人会怎样看呢?于是,他把钱交给政治部主任赵建元,恳切地说:“这钱我不能收,要么交给组织,要么退给人家。”赵建元开导说:“这是人民群众对你见义勇为的奖励,也是鼓励大家扶正压邪,打击邪恶的实际行动,你应该收下,不要有顾虑。”经过再三开导,赵文斌没再推辞。
然而,一种新的困扰向赵文斌压来。有人说,赵文斌见义勇为固然好,但是收了奖金就没有雷锋那种高尚品格。有的人提醒赵文斌,你挺身而出斗歹徒是好样的,希望在对待个人名利问题上也是好样的!还有人给赵文斌出“点子”,让他把钱捐给幼儿园或敬老院,或者为失足青年买些法律书籍。曾经看望过赵文斌的个别群众也来忠告他:“不要因为几个钱影响了英雄形象!”赵文斌觉得1500元奖金就像1500斤石头,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只得再次请部队领导处理这笔奖金。
部队领导不急于否定哪种认识,也不急于肯定哪种看法,而是以“1500元奖金该不该拿”、“拿奖金影响不影响英雄形象”为题,在部队开展讨论。讨论中,大多数同志赞成赵文斌拿这笔奖金。连长覃光耀的观点是:“赵文斌在车上勇斗歹徒时,30余位乘客竟无一人站出来协助,反而叫司机快停车,放走了歹徒。这说明赵文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且,他在见义勇为时,并不知道会有奖金。因此,赵文斌并不是图名图利。”
赵文斌所在的二营营长王国富接着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不能以是否拿奖金来衡量英雄人物思想境界的高低。况且,发给赵文斌奖金的意义本身就是积极的。”
讨论当中,还有一些同志认为,见义勇为当英雄受人尊敬,一旦拿了奖金,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了。两种意见还没有完全统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