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怎样赢得“上帝”的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3
第2版(经济)
专栏:周末话题

  怎样赢得“上帝”的心?
阿朱
搞了这么些年的商品经济,我们的企业学会了一句话:“顾客是上帝”。
但总觉得学得还不够。因为“上帝”们只是在嘴上被供了起来,好多需要并没有人来过问,进了商店也照样常常受气。
我倒想向企业进一言:琢磨琢磨“上帝”有什么用处。
从前曾在报纸上读到,日本一家电器公司花钱聘请了许多家庭妇女做顾问,定期把她们请到公司,就回答一个问题:“您还需要什么家用电器?”这些妇女也每每绞尽脑汁。一次,一位妇女怯生生地说:“女人的内衣内裤什么的,洗完了不好意思晾出来,要是有一种机器能把衣服烤干就好了。”据此,这个公司开发了一种与洗衣机配套的烘干机,上市后大受欢迎。
最近,一些外资企业把这种做法带到中国来了。美国杜邦公司,在1991年世界十大化工公司中位居第一,却也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搞了个“特富龙主妇会”,一方面向会员们优惠提供自己的产品——“特富龙”不粘锅,一方面还提供有关咨询服务,组织会员们参加烹饪学习班、观看不粘厨具使用展示,并定期交流持家经验。日本最大、世界第四大的化妆品公司——资生堂,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去年以来,在中国的几个大城市开展了夏季和冬季妇女皮肤测试活动,将公司研制的最新产品分发给不同年龄的消费者,辅以化妆品使用知识指导;然后,比较使用者皮肤的变化情况,详细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回制造部门,直至研制出最适合中国人的配方。活动一推出,爱美的姑娘趋之若鹜,很是欢喜。
原来“上帝”这么有用!上面几个例子都和女人有关,也难怪,妇女往往是家庭中的主力军,特别了解家庭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所以,她们的经验对产品开发很实用,往往一用一个准。其实,女人再傻也明白,这些公司把消费者抬得这么高,最终还是为了赚自己口袋里的钱。不过,这么当消费者,心里还是蛮舒服的。一来在人家面前受尊敬受重视,自我感觉良好;二来和人家有交流,自以为了解内情知根底,就有莫名其妙的信任感。这时候再听到“顾客是上帝”的话,就觉得像真的一样,哪怕被人牵着鼻子走,也是不知不觉,或者干脆心甘情愿。
如此看来,“顾客是上帝”这句话包含着精妙的生意经呢!这“上帝”有什么含义?“上帝”们有什么用处?怎样赢得“上帝”的心等等。这些问题回答好了,才能架起通向消费者心里的桥,换句话说,就找到一个赚钱的窍门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