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正是桔红橙黄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3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中国桔”何以在北非落户?古代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交往,除“丝绸之路”外,是否还有一条“柑桔之路”?请读:
正是桔红橙黄时
章云
在春风拂面,百花盛开的日子里,笔者来到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古城突尼斯,刚进城就被满城的花香所陶醉。这花香闻起来好醇,好熟,太像我所熟悉的桔花了。然而在这现代化的城市里哪来这么多桔树呢?仔细一看,街道边,楼房旁,花园中……竟然到处是桔子、橙子、柑子和柠檬树影。
没多久,我住进了近郊一所带花园的别墅。那棕榈婆娑、松柏掩映的小花园里,鲜花盛开。最令人惊讶的却是那棵绿叶青葱的柠檬树,树上有的杈枝正开着花,有的杈枝正挂着果!花果同生,满满一树,红黄绿白,蔚为奇观。在同一个季节里,可以在同一棵树上看到柠檬四季生长的情况。据房东介绍,这种柠檬由于它花开四季,果结全年,故有“四季柠檬”之称。
金秋时节,我来到了盛产柑桔的苏利曼地区。我随便进到一家桔园里,桔园的小主人惊喜地得知我是来自中国的客人后,便很热情地带我去参观。他是苏利曼柑桔专科学校的学生。他说,由于这里背靠沙漠,面临大海,阳光充足,气候温和,有种植柑桔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这里的柑桔数量大、种类多,常见的有细皮小桔、脐橙、血橙、香橙、夏橙、子母橙、美国橙和中国桔。有些种类很难在其它地方找到,如大量远销西欧的血橙和夏天成熟的夏橙,过去只有北非才有,而那种吃起来甜蜜可口、回味起来脂粉气袭人的“香橙”,即使在本地区,也只有突尼斯才有。令人吃惊的是这里的柑桔,产量最高的并不是那些大个头的橙子,而是那些小个儿的“中国桔”。
谈起“中国桔”,自然又是一阵兴奋。那些小巧玲珑、金光灿烂的“中国桔”,表面看起来同中国的没什么两样,但吃起来总觉味道不同。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家晏子所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中国的柑桔都是在南方温暖和湿润的地方长成,而这里气候除温湿之外,还要受到南部撒哈拉沙漠和北部地中海的影响,水土不同,因而味道也不尽相同。此桔到底何时、如何到此地落户?普遍的说法是,公元纪年初,先从中国东南沿海经海路传入小亚细亚(即今土耳其亚洲部分)和中东,再从那里辗转传入北非。如此看来,古代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交往,除北方的丝绸之路外,南方海上还应该有一条柑桔之路。因此,对这条柑桔之路进行一番研究和查考,应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在相隔几万里的异国土地上吃到“中国桔”,更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正在研究柑桔栽培的桔园小主人对我说,他真想到中国去,去看看这些桔子在它们故乡生长的情况。他的话不禁勾起了我的一阵乡思,我仿佛看到了江南水乡桔园里柑桔丰收时的情景。正如突尼斯桔园小主人所说的,我这是到了家乡了。这话又使我想起一些突尼斯朋友所说的要同经济上富有活力的中国沿海地区加强往来的各种设想。我想,为什么不呢?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通过海上的那条柑桔之路,把中国和阿拉伯世界联结起来了。今天,在世界经济日益趋向国际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把这条路加固和拓宽,以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于人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