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善于掌握时代脉搏——外国人士谈邓小平及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1
第6版(国际)
专栏:

  善于掌握时代脉搏
——外国人士谈邓小平及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杜平
15年前,中国人民在邓小平领导下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在外国人眼中,邓小平这个名字同中国的“改革开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之际,笔者采访了最近来华访问的外国领导人及其他知名人士,请他们谈一谈对邓小平及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印象。
今年11月初,越南国家主席黎德英应邀来中国访问。他对笔者说,越南目前正在进行经济革新,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于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他尤其高度赞赏。
黎德英主席说,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实践中已取得成果。这些成果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正确的。事实也证明,中国发展较快,甚至很快。中国能解决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现在还要解决11亿人口的致富问题,这就更伟大了。因此,越南人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坚定的信心关注着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不仅是为11亿中国人民造福,而且是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大贡献。
今年10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中国访问时对笔者说,邓小平给人们的印象是,意志坚强、行动果断。他曾经说过,只要看准了的,就大胆地去试,正确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对新出现的问题要抓紧解决。15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大胆探索和前进,同时又避免了大的失误,保证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中国的这一经验为哈萨克斯坦提供了借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经济改革是有秩序和有纪律地进行的,是在保证社会和居民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
凡是和邓小平有过接触或者跟踪中国这些年来发展轨迹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认识,那就是,邓小平思想敏锐,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英国前首相希思就是这样评价邓小平的。今年10月,第16次来华访问的希思在和笔者谈起邓小平时更是滔滔不绝。
希思说,关于邓小平,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善于把握事情的轻重缓急关系。他正确地决定了什么事应该放在优先位置去处理。在经济方面,邓小平把改革的第一目标放在农业问题上,着重解决农村问题。然后在工业问题上,邓小平倡导努力引进外资,开办了合资企业。这两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他所注重的其它方面当然是教育。他曾经说过,中国需要有文化的人,其中许多必须是掌握科技知识的人。因此,他建议政府向这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投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持这种看法的人当然不只是希思一人。今年10月底,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爵士在英国出版发行了他撰写的邓小平传记。他称赞邓小平思路敏捷、办事果断,是20世纪推动中国前进的伟人之一。
邓小平所倡导的外交政策也同样赢得广泛称赞。伊文思举例说,在香港问题上,如果没有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中英两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就不会成功。希思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同时又指出,由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中国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同时又很好地处理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