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他们不爱喧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1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他们不爱喧哗
郭美春
曼谷噪音污染也可称世界之最。人对噪音的最高承受力一般为70分贝,而曼谷的噪声通常高达71—80分贝。沿街的居民日夜受着川流不息车群发出的震耳欲聋响声的侵害。一次,我在一家靠马路的理发馆烫发,来往车辆的响声充塞了整个屋子,以致理发师们只能用手势来代替说话。由于当地夜生活兴旺,车声闹得人们无法入眠,每晚总要到夜里3点到4点多的时候,才能有片刻的宁静。
与噪音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当地人们似乎个个都有一副能忍耐的好脾气。曼谷人从不大声喧哗,更见不到吵架。我在曼谷,既出入于高级宾馆、外交场所和高档百货商场,也到过普通老百姓经常光顾的一般菜市和大街小巷,从没见到过一回打斗争闹的现象;听一位在曼谷住了四年之久的朋友说,他也同样没见到过当地人的争吵和大声叫喊。
在曼谷任何地方买东西,售货员总是面带笑容,轻声细语;在银行、邮局、车站的办公室和其他公共场所,人们打电话时,说话也是轻轻的,即使室内所有的电话同时通话,也不会互相干扰。节假日,曼谷各大商场里人群熙攘,可容纳数千人的餐厅里,人们也不高声喧嚷,所以仍能清晰地聆听和欣赏优雅的乐曲。即使在商场门口或是小巷子里的摊贩,以及普通市民天天出入的菜市里,摊主们也从不高声叫卖,只是对注视他们摊上商品的过路客,才轻轻地作些介绍,以推销商品。
由于交通阻塞严重,公共汽车常常很挤,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时间,往往挤得乘客们不得不站立在敞着车门的层层台阶上(曼谷无空调的公共汽车常开门行车)。尽管天气炎热,挤在一起的乘客个个汗流浃背,但却从不见他们抢着上下,或因拥挤而争吵和推打,相反的倒是都能互相礼让,有秩序地上下车。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连交通警对违章的司机也不高声喊叫和训斥。在烈日炎炎,骄阳如火的交通岗上,他们穿着整洁而闷热的长袖衫和长裤制服,分秒不停地指挥着来往如梭的车辆,并能保持礼貌和微笑地对待一切过路客。一次,我搭乘一辆私人小车,因急于赶路,偷偷地在单行车道上拐了弯,被机敏的交通警发觉。这位交通警先礼貌地敬个礼,然后笑眯眯地拦住车辆,拿出罚款单,要司机小姐照章交罚款,他的举动丝毫没有神气活现或要发火的样子。我们的青年邻居一次因酒后深夜开车而撞上了石柱,交通警帮他开车送他回了家。我丈夫工作单位里一位会计有次因急于赶路超车,撞上了泰国人的车,双方车辆都有损伤,好脾气的泰国人下车后,把双手一摊,说:“很遗憾,这本是不该发生的事。”接着双方都给各自的保险公司打电话,由两家公司派来的代表倾听各自的申诉,在证词上签字,由公司按章履行保险规定,处理维修事宜,一场看来要争吵的事很平静地就过去了。
在曼谷的影剧院等等娱乐场所,人们也都安静地观看演出,尽管那儿没有张贴禁止嗑瓜子和喧哗之类的告示。只有在野生动物园露天舞台上,当头顶红球的海豹作出种种滑稽动作,或当聪明的鹦鹉用英语向大家问好时,舞台下的孩子们才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叫喊起来。这是我在曼谷听到的唯一的喊声,声音是那样的纯真和稚气。
不爱喧哗的曼谷人,无疑为泰国赢得了“微笑之国”的美誉。习惯于轻声细语的人们至少可以减轻因车辆噪音带给他们的污染烦恼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