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老虎精神”永在——痛悼袁渊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4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老虎精神”永在
——痛悼袁渊同志
潘焱
民国初期,时而袁大头妄想做皇帝,时而张勋复辟,各地军阀,兵革四起,各业凋蔽,民不聊生。年届17岁的袁渊,为了全家的生计,走进了店铺学徒,苦熬3年,总算出师。1925年春,在江西省党的工人运动领导人陈赞贤的启发下,袁渊积极地参加了工运活动,不久就当上了南康地区店员工会的领导人。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他又参加了党领导的赤卫队。当革命受挫的1928年,党派他去做兵运工作,他便无畏地穿起了“二尺半”。后来,受党的派遣,又到岳维峻部的教导队学习,毕业后,出任警卫排长。
袁渊同志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党交给的任务。他在岳维峻这个鄂北军阀部队司令部出任警卫排长中,利用职务之便,积极团结下层军官和士兵,搜集各方情况向党报告。1930年接近年关的一天,一位平素要好的参谋对袁说:“袁排长,眼看年关快了,又要去‘剿’么子‘匪’,岳司令已经作了周密的行动作战计划,文件正在秘密打印呢!袁排长,你要做好警卫啊。”袁渊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借各处巡哨之机,悄悄地走进了打印室,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了一份行动作战文件及油印图。当夜,他率领未上岗哨的一个多班,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到了红军指挥机关驻地。我红军指挥机关根据袁渊同志的情报,出其不意地向岳维峻部发动了进攻,结果大获全胜,不仅歼敌数千,缴获大量的军用物资,并活捉军阀头目岳维峻本人。这次战斗的胜利,不仅使红军的装备大大得到改善和补给,同时也鼓舞了鄂北人民的对敌斗争情绪。为此,红四军领导机关给袁渊同志予特别嘉奖。
作为红军战士的袁渊同志,曾转战湘鄂各地,参加了诸如苏家埠等著名战斗。他在红四军任营长时,一次近敌指挥冲锋战斗中,右手被敌人的子弹穿了一个洞,骨头打断了。红军时期医药条件极差,伤后也没有及时处置,致使伤口发了炎,手臂红肿得不能打弯,伤口也不断流着脓血。红四军总医院的医生,为了保全袁渊同志的性命,经几次研究,拟定锯掉他的右手肘的治疗方案。袁渊同志听说此事,双眼圆睁,与人争吵不休,死也不同意,并发疯似地哭喊着:“我不能没有手!我要打仗!”首长和医护人员都被感动了,经再三研究,又决定暂时不锯,采取新的治疗方法。说是新法治疗,其实没有任何新花样,照旧只能用盐水洗伤口,用钢刀刮腐肉。这比锯手要痛苦千百倍,可这个钢铁般的大汉子,硬是挺过来了,右手终于保住了。
不久,举世闻名的长征开始了。袁渊被调任红四方面军四科科长。一次,为了攻取一座县城,军部搞到了1500多公斤黑色炸药。这么多危险品没有地方放,便暂时堆在四科住的平房外面。袁渊和科里的3个科员全住在平房里。晚上,有位爱抽烟的同志把燃着的烟蒂扔到门外,引起了一场漫天大火,顷刻间,浓烟与烈火把小平房全吞没了。房里的三个科员一时吓呆了,只顾惊慌地跑出去喊人救火,这时,只有袁渊同志的头脑是清醒的,他没有离开房子去喊人,而是自己冒着被火烧焦的危险,把存放在屋里的一挺机关枪,十多件长短武器,迅速安全地抢救出来。这是需要何等的虎胆啊!
伟大的长征结束后,袁渊同志被任命为一二九师七七○团参谋长,不久改任七团长,七团作为留守兵团的主力,担负起保卫党中央和边区人民的神圣任务。1940年前后,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一浪接着一浪。七团防区内的宁县县长兼保安团总的方振武,是在边区制造磨擦的有名人物,老百姓送他一个绰号:“贼团总”。这个磨擦专家贼县长,发展到我军进城买菜都要经他们开通行证的地步,可谓逼到了“南墙之地”。袁渊仍不含糊地执行党中央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有理有节地斗争。然而,这个磨擦专家贼县长贼心不死,妄想将袁渊同志下属的第三营消灭。袁渊同志一面向留守兵团领导报告了这一情况,一面向部队作了周密的战斗部署,抓住查哨的双方产生磨擦的有利时机,迅速地攻占了城墙的三处据点。袁渊同志亲率一个连队攻进县衙,俘敌400余人,并活捉还躺在热被窝里的磨擦专家贼县长,一部分残敌逃至中楼顽抗。城外的国民党一六五师向七团发动了进攻,均被袁渊同志指挥部队击退。迫于无奈,国民党提出向我方谈判。我方由吴玉章同志为谈判代表,严厉地批驳了国民党破坏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行径。为了民族抗战的最高利益,我方释放了包括“贼团总”方振武在内的400余俘虏,缴获的国民党县衙大印也予归还。当释放方振武和归还县衙大印时,贼县长又点头又哈腰,丑态百出,边区民众无不称赞我党我军,人人指鼻臭骂“磨擦专家”方振武。后来,国民党一六五师和保安团,到处说八路军有一个“袁老虎”团长,可惹不起啊!
从此,袁老虎这个绰号在广大边区盛传着,就连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同志、副总司令彭德怀同志,也称袁渊同志为“袁老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