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浩然正气写春秋——李雪三同志战斗生活片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4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浩然正气写春秋
——李雪三同志战斗生活片断
李聚奎孙毅谭友林
你是光荣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的勇敢一员,然而你却说这是一个人应该走的一步,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你是军战史上具有奠基礼意义的直罗镇战役参加者,然而你却说这是一个革命战士的起码责任,何足挂齿焉;你在荒野的晋冀鲁豫和两淮的丛林中苦斗八载,然而你却说作为四万万五千万中华儿女的一员,属于份内之事;你从白山黑水到镇南关头和北海之滨,率领千军万马,浴血奋战四年之久,然而你却说这是普通一兵应尽的天职;你受人民的重托,带着尚未洗净的硝烟,挥师朝鲜半岛,首战云山,把美国自独立创建的王牌军骑一师打得人仰马翻,接着又机智地突破临津江天险,直逼汉城,然而你却说这是彭老总的正确指挥,全军战士的功勋;你受彭老总和全军指战员的委托,从半岛归国,向祖国人民汇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曾多次接见你,给予你高度赞扬,然而你总说这荣誉归于党,属于人民。我们不会忘记你,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我党我军的卓越政治工作领导者李雪三同志。
1927年,年仅17岁的李雪三同志,怀着一颗爱国的忠诚之心,振兴华夏民族之宏志,以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之信念,肩挎一个土布行囊,脚穿一双土布便鞋,从家乡修武县出发,踏上了西去的长途跋涉,前往开封,以名列榜首的成绩考入了由冯玉祥将军创建的西北军军官学校。
雪三同志在西北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军队做排长。不久,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失败,雪三同志所在部队改编为国民党26路军,并派往江西“剿共”。
不久,26路军的参谋长赵博生、73旅旅长董振堂、74旅旅长季振同以及团长黄中岳正秘密酝酿、策划着震惊全中国的宁都暴动。当1931年12月14日部队起义时,雪三同志便毫不犹豫地加入到起义的行列。第二天早晨,宁都城上飘起了镰刀斧头的红旗,两万余人的部队起义胜利了。宁都暴动大军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的率领之下,撕毁了青天白日旗,每人背着两支枪,迎着朝阳,喜气洋洋地向中央苏区开进。进入苏区后,人民载歌载舞,端茶送水,像欢迎亲人一样,迎接宁都暴动的勇士们。这使宁都暴动的官兵深受感动,备觉温暖。接着,党中央决定对起义官兵进行三天整训,并明确提出:留者欢迎,去者欢送,自由选择。在三天的整训中,李雪三同志与起义官兵一道,见到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亲耳聆听了他们的谆谆教诲。这使雪三同志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懂得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才是穷苦百姓自己的军队,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千疮百孔的旧中国才有出路。于是,李雪三同志决心留下来当红军,投身革命,从此成为一位光荣的红军战士。
宁都起义的部队,编为红军第五军团,党中央派肖劲光同志为政治委员,刘伯坚同志为政治部主任,还有一些政工领导干部。部队的面貌焕然一新,雪三同志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一种从未有的青春活力在他身上迸发出来,他一面积极投入反围剿的战斗,一面如饥似渴地攻读师政委李翔吾同志借给他的《共产党宣言》等书籍,又热情奔放地刻传单、写标语,宣传红军的主张。从宁都暴动到加入红军,仅仅一个多月的日子,雪三同志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先后被任命为红五军团41师政治部技术书记、红38师宣传队长、宣传科长。
西安事变后,党给雪三同志予重任,出任红军15军团统战部长。不久,军团首长徐海东、程子华、王首道又派他去收编一支号称陕南抗日第一军的抗日武装,并任命为一军政治委员。雪三同志受此重任后,信心十足地创建党政工作,充分发扬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的传统,很快使这支部队的纪律与作风、作战能力得到加强,面貌为之一新。
在8年抗战日子里,雪三同志没有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重托。他任三四四旅独立团政委时,与团长刘震同志一道,与兄弟部队一起曾粉碎敌人的九路进攻,保卫了晋东南的民众。他独自率部在豫北,积小胜为大胜,两个来月,发展千余人的队伍,民众对他特别器重,曾喊出:“跟李雪三抗战去!”他在杨得志指挥的冀鲁豫支队下属三个大队中任一大队政委时,不仅屡屡粉碎敌伪的进攻,讨伐石友三,连战连捷,而且及时总结出“三多一严”的政工经验,在部队广泛推广。1940年7月,他跟随黄克诚同志率部从冀鲁豫南下,与彭雪枫同志领导的部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在苏皖与敌伪展开斗争,反击国民党顽固军向我豫皖苏民主抗日根据地的疯狂进攻。他先后任二旅政治部主任与新四军三师八旅政治委员,与先后任旅长的张爱萍、张天云同志共同指挥了单家港、陈集、八滩等战斗,受到陈毅同志的高度赞扬。1941年5月,他随部队在黄克诚同志率领下进入苏皖地区改为新四军第三师,参与建设新的民主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打击日伪的残酷扫荡和进攻,一面战斗,一面进行部队建设,做出了光辉的成绩。
抗战胜利了,躲在峨眉山的蒋先生要下山掠取人民的胜利成果。雪三同志率八旅,在黄克诚的指挥下挺进东北,为贯彻毛主席“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英明决断,又进行新的战斗。
雪三同志从1947年9月任二纵政治部主任、后任副政治委员,与刘震司令员、吴信泉副司令一道,作为东北的主力部队,参加了辽沈战役,在首战义县、主攻锦州、会战辽西、解放沈阳的战斗中都有他指挥的身影。随即进关,参加平津战役,出色完成了解放天津的战斗任务。平津战役结束后,部队在武清县休整,朱总司令亲往二纵驻地,检阅了部队,表扬二纵的勇敢战斗作风和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
1956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载誉归来的雪三同志,被任命为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为我军后勤新的政治建设、业务建设和政治工作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后勤党的纪检工作上也有显著的成绩和建树。“文革”中,他受到“四人帮”的迫害,仍默默地为党工作。粉碎“四人帮”后,军委授命他组织复建后勤学院的工作,仍是那样勤勤恳恳,深入实际,平易近人,团结同志,踏实工作,受到广大教职员工的爱戴。
现在,雪三同志走了,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国年轻的一代,一定会踏着红军老同志的足迹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