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一九九二年中国经济十大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4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一九九二年中国经济十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跃上了两个台阶。第一个台阶是1978年至1984年,农业基本过关,人均粮食达到了400公斤,中国基本实现了温饱,开始向小康过渡;第二个台阶是1985年至1988年,以耐用消费品为主导的新兴工业的高速度发展,使中国经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万亿元大关,农村中非农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1989年至1991年整顿,出现了两个宏观条件,一是政治上的稳定,二是总需求的压缩,给1992年的新变化奠定了基础。
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谈话为契机,中国开始了一个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新时期。前三个阶段积累起来的成果,集中地表现出来,经济出现了10大变化。
第一,摆脱了长期的短缺经济,出现了部分供大于求。第二,买方市场形成,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第三,14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直快于国营经济。第四,价格改革出现关键性的突破。第五,居民消费档次拉开,消费心理趋于成熟,储蓄稳定地转化为投资。第六,对外开放全方位展开,开放格局发生改变。第七,收入资本化迅速发展,与按劳分配并存。第八,经济有可能持续高速增长。第九,“左”的思维方式遭到了彻底的抵制和摒弃,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十,政府职能转变势在必行。
(2月10日《经济参考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