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性格与疾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4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性格与疾病
美国心脏病专家迈弗里德曼观察了大量冠心病人,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于1977年在国际心肺和血液病学会上提出:A型行为特征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性危险因素。此观点很快就被学术界接受了。
A型行为特征包括以下性格特点:争强好胜,性情急躁,具有紧迫感,容易产生敌意情绪,受挫折时更是如此,等等。
 接着又有人研究癌症病人的共同性格特征是:温顺抑郁,把愤怒的情绪压抑下去,害怕坚持自己的权益,甚至逆来顺受。这种性格特征被称为O型行为特征。现代医学的精神免疫学已证实了这些观点。
除此之外,高血压病人性格特征是被压抑的敌意、攻击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焦虑乃至抑郁,情绪具有冲动性。
性格特征不仅是致病因素,而且也影响疾病的发展。科学研究表明:病人往往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来体验身上所患疾病,并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来对疾病作出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所患疾病并不严重却感到大病在身,思想负担很重,以致病情加重;而有的人则相反,经检查化验病情很重,但自己却若无其事,乐观开朗,病情反而会减轻。
一个人的性格除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以外,后天的学习、教育及社会环境都起重要作用。如果我们在后天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中,有意识地摒弃消极的性格特征,向积极、健康的性格特征发展,那么就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2月26日《南方周末》肖祥云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