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文艺界委员的关注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5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

  文艺界委员的关注点
本报记者 李春雷 杜英姿
于洋:新委员却是个“老政协”
现任北影演员剧团团长的于洋虽已62岁,谈起话来,还是声音宏亮。作为全国政协新委员,他直率地讲:“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政协会,参与政协工作却已多年,当了几届北京海淀区政协的常委和副主席。海淀区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交了不少朋友。我觉得文艺界和方方面面的事,千头万绪,只要按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精神去办,就大有希望。”
罗扬:迫不急待谈曲艺
请新委员谈感受,多年从事曲艺工作的罗扬便有无数的话要说。他深感责任重大,临来前征求了不少同行的意见,决心知无不言,不辱使命。近年来,曲艺人才的培养,曲艺理论的研究、整理、出版面临困境。这次与会,他将同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一起,铮铮进言,呼吁尽快制定文艺发展的全面规划,使曲艺这一民族艺术之葩竞放。
陈裕德:要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
一谈起来,政协委员陈裕德就触到“热门话题”。他说:“对文艺界的问题,过去多次提过,没彻底解决。文艺团体多数靠国家拨款,演员还是吃‘大锅饭’。”
文艺界怎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陈裕德打了个生动的比方:“我们自身也有个适应的问题,就像笼子里的鸟,在笼里待久了,一出来,不知怎么飞。”最后,我们又问他:作为两届委员,对其他问题有什么考虑,他实话实说:“没想那么多,但本省的一些经济问题还是要谈。”此时,这位喜剧演员的神色是那样严肃、专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