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乌兰巴托掠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1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乌兰巴托掠影
敖其尔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是一座美丽的草原城市。这里四面环山:东临巴彦珠尔赫山、南有博格得汗山、北靠青格乐山、西为松克诺尔,图拉河从市中心缓缓流过,像一条银色的哈达迎接世界各国的来客。初到乌兰巴托,一切都很新鲜,蓝天白云下铺着无际的绿色草原,乳白色的蒙古包点缀其间,在林荫大道两旁的草坪里,牛、羊悠闲自在地啃草。骑着骏马,手持套马杆的牧民在大街上漫游。
乌兰巴托有300多年的历史。1639年哈拉哈蒙古王爷贡布通尔吉,把5岁的儿子扎纳巴扎尔袭为宗教领袖,并在希热特淖尔一带搭建了一顶白色大蒙古包作为宫殿。其宫先后在鄂尔浑河、色楞格河、图拉河流域约移动过多次,后于1778年在现在的乌兰巴托市所在地以“大库伦”为名固定下来,1924年改称乌兰巴托(意为红色英雄)。
乌兰巴托市民很讲究穿戴,女子描眉画目,敷粉施朱,大街上看到的女子几乎个个化了妆。发式也多种多样,服装更是款式翻新。这里的男子多西装革履,有些中年男女也穿蒙古袍。
“蒙古是最年青的国家,乌兰巴托市70%的人口是30岁以下的青年人。”新闻界的同行们这样介绍。
乌兰巴托东西长、南北窄,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人口近60万,是蒙古的政治、经济中心。从50年代起,该市得到了改造和扩建。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由原来的消费城市发展成为以畜产品工业为主、门类较全的工业基地。这里有发电厂、煤矿、地毯厂、皮革加工厂等几百家企业,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商人拥入乌兰巴托。数百家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给这个草原都市增添了新的活力。
乌兰巴托是蒙古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枢纽。公路、铁路、民航已沟通了全国各省市县,担负着全国货运量和客运量的一半以上。乌兰巴托—北京、莫斯科等航线畅通无阻,同东欧各国首都和罗马、东京、伦敦、北京等世界各地都有通信联系。乌兰巴托又是蒙古文化、教育、科技事业的中心,现有普通学校近90所、高等学院9所,乌兰巴托人平均每四个就有一个人在学校上学。蒙古科学院辖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数十个,加上高等院校和国家部委所属的科研机构约50多个。
面积5.2万平方米的苏赫巴托广场上,中心矗立着雄伟的苏赫巴托塑像,庄严的政府大厦、高雅别致的歌剧院、宁静而美丽的花园,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附图片)
乌兰巴托市中心的苏赫巴托广场。张志凯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