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老师站在“海”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5
第8版(副刊)
专栏:

  老师站在“海”边
王晋堂
下海!下海!商潮冲坍古老学府的院墙,学商结合与破墙开店恰相辉映。校长正从文儒之义转轨而谋陶朱之道 ,学生在校园市场中也从小倒贺卡而至大倒电器不一。商潮汹涌,浊浪排空,老师——站在了“海”边。
敢为天下先者,乘扁舟浮于海。或言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言体现了知识分子自身的价值。为集体者创了收,为个体者致了富。这班昔日“老九”,神气起来,风光得很呢!
欲下海又憷湿鞋者,浅尝辄止。有位中年教师,在校课不多,每早临舍旁集贸市场,渐生“羡鱼”之情,退而结网,无非捞点鱼虫,用塑袋装好,5角钱一袋,也是诚实的买卖。一日忽见有自己的学生正向这边走来,遂逃之夭夭,从此洗手。问之,答曰:“晨操纹秤,午上课堂,面对学生,心难平衡。”
有拒不下“海”者,箪食瓢饮,情愿心甘。一位老教师,校外有重金相聘,许以几十倍于校内可怜兮兮的课时费,不去。她说:“我既清贫耕耘做园丁凡30年,还有两年退休,倾注于学生身上的精力不容它移。”在强力诱惑面前,欣欣然安之若素,视金钱竟如草芥。或曰迂腐不入流,或曰人生各有追求。站在讲台上那矮小的身躯竟凛凛威仪,那不苟的敬业之情在布满皱纹的脸上熠熠放光,那平缓沉着的讲述如大吕铿锵掷地有声。我懂得了学生喜爱她敬重她,不仅因为她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的讲课,更因为她无迹无形的人格力量。
老师站在“海”边,各具情态,不足为怪;每位老师各自有各自的具体情况。只要对社会也包括对个人有益,儒墨货殖皆无不可。何况市场经济冲击引起价值观念的震荡,每个人都在换脑筋。或许是在变革面前对传统事物的格外依恋,我对那位老教师敬佩甚至敬畏之情竟显得如此庄重;我坐在教室里听她讲课,不由得不正襟而肃然,坐得格外挺直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