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机遇,就在你手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8
第1版(要闻)
专栏:八届人大政协盛会纪实

  机遇,就在你手中
  本报记者 陈华 何伟
两会上,一个共同的感受是:机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我们的民族振兴紧密相联。能否抓住机遇,就成为发展的关键
1993年春节,邓小平同志来到“一年变个样”的上海,恳切地叮嘱:“希望你们不要丧失机遇。对于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
也许,并非人人都能领悟总设计师的深谋远虑,但对走过凯歌高奏的1992年改革历程的人来说,如沐春风,一语中的。
抓住机遇,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时代的呼声,人民的企盼,更是今年“两会”议政殿堂的主旋律。
不同的历程,相同的感受:抓住机遇,就是掌握了经济腾飞的金钥匙
纵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腾飞,仅仅用政策优惠、信息灵通、舟楫便利,是不能完全概括其中的奥秘的。实际上,机遇,也像一只无形的手,掌握着开启发展大门的金钥匙。
深圳的崛起,离不开机遇。来自经济特区的人大代表们说,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的历程,就是抓住一个又一个机遇的历程。开放程度越大,机会和挑战越多,就越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懈怠。
当一些人还在纠缠这样那样的争论时,这座边陲小镇却咬定青山,不声不响“杀出一条血路”。
同样,当一些地方陷入市场疲软、生产滑坡的困扰而叫苦连天时,广东经济却如南国之春,柳暗花明。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朱森林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延误和错过加快市场机制培育的有利时机。
江苏对机遇也有切身的体会。前些年,有人在说什么乡镇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争市场、争原料,一些地区稚嫩的乡镇企业纷纷下马。“苏锡常”又如何善待乡镇企业这“半壁江山”呢?人大代表王宏民说:我们采取的是“扶”的政策,绝不放弃发展的机遇,引导乡镇企业自我调整,提高工艺和管理水平。如今,这些乡镇企业生机勃勃,成为无锡市经济支柱之一。
抓住机遇,排除干扰,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我们这个渴望振兴的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放眼全球经济,风景这边独好。为什么?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了几次大的机遇:
70年代末,我们顺应农民意愿,不失时机实行联产承包的农村改革,使亿万农民迈出了致富的步伐。
80年代初,我们抓住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调整的时机,果敢地将沿海地区推向国际市场。在深圳等地设立招商引资的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使这些地区成为当今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前沿。
1992年,是我们抓住机遇大发展的一年,因此才有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目前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商品已经由5年前的50%左右扩大到80%左右。
——同1987年相比,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增加910元。
——对外开放的范围和领域显著扩大。新开放了5个沿江城市、18个省会城市、13个沿边城市,增加了34个开放口岸,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利用外资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多的一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8%。
发展伴随着挑战。“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再一次寻找自己的历史方位,我们的紧迫感增强了
在改革开放步入第15个年头的今天,当我们把目光从自身转向周边、转向世界,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呈现在眼前,那就是:我们在发展,别人也没有停步。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最新发表的报告指出,1992年,在亚洲,中国经济增长率最高,达到12.8%。而附近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也不低,其中香港增长率为5%、新加坡为6.5%、台湾7%、韩国达到8.4%,而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东盟国家则在迎头赶上,80年代后期经济增长明显加快,一度还超过“四小龙”,有的国家年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的水平。
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肖秧认为:“我们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但决不能因此盲目陶醉,丧失紧迫感。”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缩小差距”,是“两会”代表、委员们的一致心声。
审时度势。当前国际环境有利,国内条件具备,新的发展机遇正向我们走来
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刚刚过去的一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它的标志就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掀起了新的改革开放浪潮。
广西、云南的代表谈起他们从对外开放的末梢一跃成为前沿后的感受:“我们那儿戴眼镜的、说普通话的、讲外语的人一天天多起来了。”
湖南代表讲,现在境外“大户”对芙蓉国情有独钟。1991年以来先后有10多万海外游客和商人来湘,新批三资企业和引进外资总额一年就超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的13年。
世界屋脊也感受到了春潮拍击。西藏代表告诉记者,拉萨几乎在一夜间,临街的那些围墙被推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铺面和摊位,“围城变成了商城”。
透过这一变化,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中国和世界舞台,你不难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正悄悄向我们走来。
冷战结束,世界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的格局,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进入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这使我们有可能争取到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和平的国际环境。
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东移,给位居这一中心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
代表、委员们列举了若干有利因素来说明这一点,其一,西太平洋地区市场进一步扩大具有潜力,这对我们利用外资扩大出口有利;其二,这一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分明、多元化,而我们产业体系完整,结构齐全,有利于参与这个地区的国际分工,谋取动态的比较利益;其三,这一地区各国(地区)都在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对我国进入其市场提供了良好时机;其四,这一地区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之一,构成了对国际资本流动和商品贸易的强大吸引力。
科技界的政协委员们还特别指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可能还将出现一次新的科技革命。无疑,这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代表、委员们分析认为,从国内看,我们已具备抓住机遇的条件:
正像《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的:“天下事错综复杂,风云变幻,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能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代表、委员们说,我国大政方针已定,“方向盘”靠得住。
改革开放15年,我们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万众一心奔改革,我们的基础工程牢靠;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已得到解决和缓解,农业连续丰收,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物价比较平稳,外汇储备增加,这为下一步发展造就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
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已经来临!
机遇是客观存在的,又是稍纵即逝的。
历史的经验教训在提醒我们:冷静地思考昨天,紧紧地抓住今天,才能有美好的明天
有着各种丰富斗争经历的我国各族人民,从来不曾像今天这样具有强烈的机遇意识。
福建代表认为,尽管我们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全国第2位,但错过了一些好的机遇,则是扼腕痛惜的。人大代表、福建省省长贾庆林说:“当前,重要的是增强高度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充分认识、敢于和善于加快福建的发展。”
内陆大省四川也在审视自己的位置。来自四川的代表们认为,这几年四川与全国兄弟省市相比,发展不够快,现在是到了跑步前进的时候了。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都有这样的感受:机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我们的民族振兴紧密相联。
历史上我们曾经多少次与机遇失之交臂,因此我们的经济至今还不发达。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惊醒吗!
刚刚开过的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指出:“在当前和整个九十年代,抓住国内和国际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这个指导思想要坚定不移。”
90年代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是一个困难与希望同在的时代,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作为!(附图片)
3月17日,浙江代表团认真审议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王启东代表(右二)说,我们要抓住机遇,使国民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本报记者孟仁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