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1978年开始的新时期十年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何评估进入90年代的文学,请看——关于“后新时期文学”的讨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18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热点争鸣

  1978年开始的新时期十年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何评估进入90年代的文学,请看——
关于“后新时期文学”的讨论
如何评价和界定新时期后的文学,是当今理论批评界的热门话题。1992年9月26日,《文艺报》载文披露,一些学者提出了“后新时期文学”问题,北京大学等就此召开了讨论会;随后,《作家报》、《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和《文汇报》等报刊陆续发表文章,引起了文坛的关注。这次仍在持续着的讨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称谓问题
部分讨论者赞成将进入90年代后的中国当代文学概括为“后新时期文学”的提法,这是相对于1978年以来“新时期”而言的,认为这种提法一则表示它作为开放中国的开放文学,仍属于文学的新时期;同时,它确认了文学自身延展、变革的性质,标示着一个文学阶段的终结和另一个文学阶段的开始。和文坛上的“后现代主义”、“后现实主义”和“转型期文学”的提法相比,“后新时期文学”更具涵盖性。不同看法则认为,所谓“后新时期文学”的概念除了表现出概括者的浮躁外什么都不能说明,因为这种命名是以牺牲现阶段文学其它特征为代价的。更有尖锐者指出,评论家们匆忙划出一个所谓“后新时期文学”,缘为评论界有一种乱贴标签的不良学风,这一概念是个虚妄的命题,是一个并无事实依据的创造,是评论者在百无聊赖时向社会发出的某种古怪的信号。
二、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讨论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在进入90年代而发生的文学转型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生活的剧变,使创作者和大众文化心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适应这种变化,文学便寻求着“新的文化空间”,这为“后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多种后工业和后现代因素不断渗入我们的社会,若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看,“后新时期文学”则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性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有着某种联系;另外,在种种外因的促动下,作家的主体审美意识的嬗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否定“后新时期文学”存在的讨论者指出,从整个社会文化形态看,将“转型期”文学称之为“后新时期文学”似无不可,不过,这种转变的外部形势对于文学发展并非一定起着制导作用;根据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来判断文学的基本走向,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唯物论观点。
三、特征及内涵
讨论者认为“后新时期文学”主要包括新写实小说、新市井小说、新历史小说和新改革小说。从现实态度上,“后新时期文学”既直面现象,又认同现实,把理解生活放在第一位,置身于有局限有缺憾的生活中反映生活;在主体意向上,注重藏主体于客体,隐理性于感性,有意使主体与客体保持距离;在表现形式上,并不追求形式上的新异怪诞,而是回到故事,回到人物,随着大众的审美趣味相应地调整自己;在艺术功能上,审美性上升为第一性,作家的使命意识和干预意识淡化,具有一种消费性特点。有的讨论者干脆将“后新时期文学”的特征概括为“还原艺术”、“还原历史”、“还原生活”、“还原民间”。
四、发展前景
讨论者指出,“后新时期文学”是市场经济时期的文学,一切尚在过渡之中,但已呈现出的种种迹象表明,文学创作在内容的“兼容性”和形式上的含蓄内在与个人风格上,打破严肃与通俗、纪实与虚构、崇高与低贱、庄严与诙谐的种种界限,将是一个时期里的基本文学趋向;也有论者认为,有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后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使它先天不足,后天也难以调理,这之中首先是理想、信念、道义等终极信仰和传统精神支柱的流失,使文学面临一个世俗的、浅薄的消费文化的繁荣;“后新时期文学”可能是一个文学沉淀、选择、调整的过程,但很难有伟大的作品问世,文学将成为“漂流的文学”。反对“后新时期文学”提法的论者则指出,梳理1985年以来的创作情况,可以明显看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过程完全具有一哄而上的特色,因而,所谓“后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前景也就不言自明了。 
(王力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