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天津河北区用当地革命和历史遗迹作爱国主义教材一草一木皆足以温故知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天津河北区用当地革命和历史遗迹作爱国主义教材
一草一木皆足以温故知新
本报讯记者王学孝报道:天津市河北区利用当地丰富的革命遗址和近现代史遗迹作教材,坚持十年不松懈,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收到明显效果。知我中华、爱我中华,为振兴中华作贡献的主旋律在群众中高高扬起。
革命遗址和历史遗迹遍布于天津河北区。早年孙中山、李大钊、周恩来、邓颖超、张太雷等一批革命家从事革命活动的遗址,日寇入侵中国留下的弹洞罪迹,以及水师营炮台等近现代史上震惊中外的事件遗迹共45处。十年来,河北区充分利用在本区的革命遗址、遗迹对青少年进行“两史一情”的爱国主义教育,先后为这些革命遗址和遗迹挂牌树碑,并编写了160万字的历史资料,其中《河北区历史遗迹》小册子,作为全区中小学德育课的教材;拍摄了电视片《翻开家乡的史册》在各单位放映;组织近万名中小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写出数百篇调查报告;同时还利用“七一”、“十一”、“五四”等节日,以及入党入团入校入厂之机,开展瞻仰遗址遗物,举办报告会、演讲会、座谈会、知识竞赛等活动,使数十万群众、青少年受到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小树林街在教育活动中,组织7所中小学近百名学生结合本区近现代史,绘制了144米长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画卷,使广大师生受到了一次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河北区委还组织近万名团员青年参观了觉悟社旧址、中山公园革命纪念地等革命史迹。以党的奋斗史为内容,在全区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了“寻史迹、忆传统、话使命、比奉献”活动。去年以来,全区青少年学生为贫困地区儿童捐献学习用品几十万件,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涌现好人好事2万多件,收到表扬信近千封。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他们还突出宣讲辛亥革命中牺牲的革命志士抵御外侵、捍卫中华的动人事迹;宣讲李大钊、周恩来、邓颖超、马骏、郭隆真等共产党人和革命前辈在河北区创建党组织的光辉业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