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在毛泽东故居站岗——武警韶山中队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在毛泽东故居站岗
——武警韶山中队纪事
=潘仁明李楼明
伟人毛泽东的故里韶山,是世人景仰的圣地,守卫在这里的武警韶山中队官兵,长年来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倾注了一片深情。
武警韶山中队自1963年以来,担负着毛泽东同志故居、陈列馆、滴水洞、四号水库、龙头山等警卫执勤任务。党支部深深懂得,要完成好这个任务,首先要使战士了解毛泽东的伟大生平,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因此,每年新兵入伍第一件事是组织他们参观故居和陈列馆,请老前辈作报告,介绍当年毛泽东的革命故事。中队还成立了学习毛泽东著作小组,时常开展毛泽东思想研讨会、演讲会。
战士刘林站在故居的哨位上,是那么认真,严肃。这天晚上,韶山下起了大雪,冷得他直发抖。按规定,夜间不许进屋,必须在外面游动。当然,此刻夜深人静,如果躲进故居避避雪,谁也不会知道。但他没有这样做。大雪落满了他的帽子和肩头,寒冷袭击着他的肌骨,战士们就用这样的忠诚,维护了韶山故居等警卫目标的安全。圆满完成了数十次中央领导和重要外宾的警卫任务。
长年生活战斗在毛泽东的故居,使警卫战士对毛泽东有着深厚的了解和特殊的感情。他们在做好警卫工作的同时,普遍开展了当好宣传员、导游员、服务员的活动。对一些早晚来的参观者,讲解员不在班,战士们就热情为他们义务讲解。对一些身有残疾的参观者,他们就用特殊的服务方法让他们满意。一天,有个高位截肢坐轮椅的残疾人来到故居,门槛上不去,战士马金宝走过去把他背在身上,边走边给他讲解。由于天热,小马后背湿透了,汗水溢进眼里,这位残疾人几次挣扎着要从他身上下来,可小马一直坚持背着他参观完故居的全部内容。这位残疾人感叹地说:从你的行动本身,我就看到了毛泽东的伟大。在故居班的记事本上,有一个叫让·赛尔的加拿大女士写下一段英文:“我今年30岁,这次来韶山瞻仰参观,今天晚上得到中国警察的关照和热情接待,并耐心讲解,帮我导游,安排食宿,我非常感谢!”8月15日这天,这位居住在日本的加拿大女教师于晚上7点多才赶到故居,可已经闭馆了,她不会汉语,显得非常着急。使她感到意外的是故居班的战士了解她的难处。原来,为了接待外国游客,他们都学过一些简单的外语,于是,大家集中起来和她对话,热情为她讲解。有时战士讲得大汗直冒,她似乎还是不太懂,但从战士真挚的情感上她领会到了战士们介绍的含义。
战士们把自己的言行和毛泽东故乡联系起来,当好韶山的服务员和导游员,为毛泽东故居增光添彩。每天上午,他们不忘烧一桶开水加上茶叶放到义务供水站。他们还特意学习了照像机修理技术,以便更好地为来韶山的游人服务。对于失散的旅游学生、群众,他们或帮助解决食宿,或买车票送上车让他们回家。
有一封感谢信这样评价韶山的武警战士:“几十年来,杜鹃花红了又红,韶河水欢流不息,你们一茬又一茬警卫战士,怀着对领袖的崇敬与爱戴,用热血和忠诚守卫好毛主席家乡的一草一木,把爱心献给每一位来韶山的参观者,使游客们一踏上这块土地,就感到它的神圣、伟大和温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