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从“下海”到出洋(上)——中信香港集团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22
第3版(经济)
专栏:

  从“下海”到出洋(上)
——中信香港集团见闻
本报记者 计泓赓
要说“下海”的话,荣毅仁和他的伙伴们创办起来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早已率先勇敢地“下”了。他们牢记小平同志指示:“勇于创新,多作贡献”,搏击风浪近14个年头,一次又一次地吃第一只“螃蟹”,孜孜不倦地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中信还率先勇敢地出洋,他们是敢于驰骋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的先导企业集团,已先后在2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40多个项目。其中中信香港集团、澳大利亚波特兰铝厂和加拿大纸浆厂被誉为海外企业三枝花。
“蛇吞象”
不妨先听听香港人士的评价:“近几年中信在香港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可说独一无二。”
1987年中信香港公司刚扩建为集团时,北京总部只给了不到3亿港元的资金,如今已拥有200多亿港元的资产。
在香港,我听到了“蛇吞象”的故事。
用100亿港元收购香港电讯公司20%的股权,这是继收购国泰航空公司12.5%股权之后,中信在香港爆出的更为轰动的新闻!一时间,有人赞成,有人怀疑,有人反对。英国《世界金融杂志》则评之为1990年世界最佳融资项目。
最佳在哪里?
中信香港集团的投资方针是侧重于公用事业,这些都是市政基础设施,不是投机暴利事业,既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又可促进香港社会长期繁荣和稳定。而香港电讯是由英国大东电报局控股的一家大型上市公司,拥有本地电话和国际电话的专利,大东从1997年后的长远考虑,想与中资一家有影响的公司合作,出让部分股权,他们选中了中信。可100亿港元并不是个小数目,钱从哪里来?中信巧妙地利用自己资信较高这块金字招牌,不拿国家一分钱,也不用国家银行担保,80亿在当地融资解决,20亿动用集团内部资金。由于他们用较小风险筹措到巨额资金,投资参股的项目又好,就被人誉为“蛇吞象”了。
是不是最佳融资项目还可在二三年后的今天来看:收购时每股为4.47元,到2月19日我访问那天,已涨到10.20元,算算看,仅是资本升值就有多少!
“风险毕竟大呀,跌了怎么办?”有人不免担心。
风险当然会有。但收购股权并不是炒股票,收购股权、兼并、多元化、国际化都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形态,关键是要看收购的是什么,可行性研究作得如何,时机掌握得好不好。中信香港集团董事长王军和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荣智健都谈到,市场经济不能乱来,无论是收购国泰、港龙航空公司股份,还是参股东区第二条海底隧道,以至收购香港电讯、泰富和恒昌行,他们大都是经过一二年的可行性研究、反复比较、抓住最佳时机下手的。副总经理范鸿龄说:“我们运作方式是尽量减少风险,做分析时比较谨慎,下手时要有魄力,看准了的就不怕去吞大象。”
为此,有人撰文分析中信香港集团的投资技巧。
从1987年扩大成集团以来,中信香港集团盈利相当可观。他们不忘支援内地,江苏利港电厂、包头热电厂、郑州热电厂都有他们的投资。年前又传出消息:“中信香港集团大举进军上海”,已签约与上海有关方面合作建设延安东路隧道复线和120万千瓦的浦东发电厂等。他们说:今后要以上海为中心,增加对内地投资的比重。
嘉华何以否去泰来?
香港嘉华银行的老股东忘不了:1986年他们手里攥的股票,几乎快成废纸,一元只值5分,银行濒临破产,一些人到银行门口又哭又闹;现如今,嘉华股票成了抢手货,市价比面额增值几倍。
这是中信对稳定香港金融市场、对香港同胞所作的一个贡献,至今一直为人称道。
原来当年嘉华岌岌可危,香港金融市场也较动荡,港英当局与中信磋商,希望中信能出资收购嘉华,以安定社会和民心。荣毅仁和北京总部毅然决定,注入资本3.5亿港币,控股90%以上,并委派中信副董事长、著名的老练干达银行家金德琴出任嘉华董事长,重新改组嘉华。
“大家先喝稀饭,银行好一点再吃干饭,再好了就有菜有肉。”金德琴用幽默的语言鼓励员工齐心振兴嘉华。
新董事会制定了积极、稳健、开拓、创新的经营方针,抓效率,抓服务,提倡实干,1986年改组后一年就做到收支平衡,两年半就有盈利。股东们很高兴,见了金德琴,有人戏言:“看你的面相、气质,就知道你不会坑人,会管理好银行的。”
这个有70年历史的嘉华银行,改组后的近7年中,多项业务和资产总值、资本总额,都远远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电脑已更新了三代。去年获纯利1.4亿多港元,比上年增长42%。
员工们不但有菜有肉吃了,还有各种津贴和补贴,工资福利待遇不低于同类银行,有的还超过一些。没有人要走,过去走的也要求回来。有趣的是,有些在别的银行供职的“老外”,正式写了求职信,寄了照片,想“跳槽”到嘉华。
“亚星”怎样了?
酒越陈越香。有些创举尽管当时已显示了它的风采和威力,但并不是一下子便能为多数人所认同。时间越长,认同的人也随之增多。时间是杆公平秤。
由中信与香港和记黄埔公司、大东电报局平均出资购买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升入太空已快3年了。这是壮我国威、显我实力的创举。
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卫星通信公司的中方市场开拓经理说:亚洲一号卫星覆盖38个国家和地区,24个南北波束的转发器已全部租出,内地租用了6个,这对改善亚洲和内地通讯状况起了很大作用。人民日报已有23个国内代印点改用卫星传版,印报质量大为提高,还可为多家报纸服务。现在亚星公司已买下第二颗美国卫星——“亚洲二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和功率最高的通信卫星之一,将于1995年首季仍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他们还要搞第三颗卫星呢。
中信为我航天事业进入国际市场书写了第一笔。一笔千斤重!它冲破了当时西方对我的所谓经济制裁,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必然带来的阻力。国内市场就是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外国人可以来赚我们的钱,我们同样也可以赚外国人的钱,国际经济都是有来有往的。
“荣毅仁董事长对中央的政策理解深,对香港前途有信心,一直看好香港,在出现低潮时,毫不动摇,反而抓住契机发展中信,力求对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作出贡献。中信在香港的几个大动作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荣毅仁碰到的难题可真不少,他要按市场规律办事,旧体制却牵制着他,有时举步维艰,他敢于顶住压力,力排众议,坚持创新业,走新路,中央也总是支持他,中信的今天来之不易!”
人们的这种评价是公正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