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不能满足没超过百分之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22
第3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不能满足没超过百分之五
对农民收入增加问题,我主张多做具体分析。譬如有报道说,某地粮食增产10万公斤,农民人均增加收入50元。后到基层一问,农民们说粮食是丰收了,但现金收入却没增分文,因为粮食还堆在屋里,卖不出去。
前一段,中央要求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可有的县、乡却为他们那儿农民负担没超过中央规定的5%而庆幸,有的甚至还觉得自己工作满不错了。
我特意去了几个乡镇,走访了几个村组,了解到农民的负担全都没过“5%”。部分村组干部坦然自在,觉得没过5%这个红线就万事大吉,农民们也认为提留确实不重。但通过调查,我发现,由于现金收入偏低,而上交提留又都是现金,故而提留比例虽然不高,但占农民现金收入的比例却不小。农民们买盐、穿衣、打醋都要用现钱支付;缴纳电费、水费或学生书本费等也需现钱;购买农药、化肥、地膜等生产资料更是无现钞不行。农民真是钱紧。
当前,我国正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如何适应这一巨大变化,对于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兄弟来说是一门大学问。各级领导需多多给予帮助。首先要花大力气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鼓励农民大胆走向市场。二要大力抓好流通环节,为农民多服务,服好务,把乡间山里的土货特产变成钱,让农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只有这样农民们才会有力量投入,才会舍得投入,种田才有信心。三是各级供销、商业等部门可以利用腿长、面广、信息多优势,深入农村这个大市场,大力开展以货易货等多种交易活动,以此相应冲减农民的现金支出,让农民把更多现金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上。四是有条件的村、组要多办效益好、见效快的企业,吸纳劳力,增加收入。五是对一些贫困户要分门别类,既要照顾,更要扶助,为他们找到致富门路。
因此,我以为,各级领导决不能满足于把农民的负担控制在“5%”以内,更应多想想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迅速稳定地富裕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