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波兰在变革中期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2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波兰在变革中期待
本报记者朱富贤
1993年波兰政坛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社会民主党为核心的民主左派联盟和波兰农民党,在9月19日议会大选中获胜后,联合组阁,取代了执政近4年的团结工会政府。政局转折,说明了波兰社会人心思变。
去年7月上台的苏霍茨卡政府,由于议会在5月28日通过了团结工会议员团提出的不信任案而下野。这届政府在财政、经济、企业改造和所有制改革等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未能扭转由于两种体制转轨带来的困难局面。经济虽然从去年开始出现“回升”,但“幅度不大”,远没有达到1989年前的水平;市场供应丰富,恶性通货膨胀得到遏制,私有化进程逐步加快,而失业率超过15%、财政赤字高达81万亿兹罗提、全国1/3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们对政府表示不满,要求改变现状。所以,在9月大选中,各党派均把解决失业问题、改革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置于首位。左派组织提出了调整经济政策,解决就业和遏制广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趋势的比较切合实际的主张,因而得到了较多的选民支持。
团结工会由于内部营垒多次分化,已由一个统一的政治力量分解成大小不一的几十个党派。在团结工会执政的4年中,政府更迭四届,总理五易其人。在9月大选中,由团结工会衍生的党派,在竞选纲领和人事安排上争论不休、各持已见,始终未能组成竞选联盟,最后招致惨败。其中,团结工会因得票率没有达到法定的5%,失去进入议会的资格。
民主左派联盟和农民党在议会中共占有65%席位,两党联合组成相结多数政府。最近几次民意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对帕夫拉克政府寄予厚望,希望新政府能关心“普通百姓的房子、炉子、菜蓝子”,希望改革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生活上的好处”。
应该看到,帕夫拉克政府面临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而复杂的。这位34岁的总理在施政演说中指出,目前,波兰社会问题成堆,“预算赤字大”,“外贸逆差扶摇直上”,“社会贫困化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在财政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既要遏制通货膨胀,又要减少预算赤字,难度很大。由于所有制和生产机制结构的改革引发的全面性结构危机,短期内很难克服,加西方国家由于其本身原因对波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也给波兰经贸造成很大的困难。
波兰政局,并非因左派在议会中占多数而趋向稳定。右派组织在总结大选中失败经验教训后,正在联合起来,在议会内外通过各种形式与左派继续抗争,准备在下一轮的地方政权选举中再度较量。针对左派力量在政治舞台上占优势,瓦文萨总统公开表示,要使社会上左、右两派力量对比“保持平衡”。他暗示,如果政府的政策方针一旦偏离总统指定的轨道,他将采取“解散议会”的做法,中止政府行使职权。团结工会也声称,它将寻来新的一轮选举,准备东山再起。因而,政府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将受到总统、议会内外和社会各派政治势力的制约。
              (本报华沙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