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两会”,一个显著特点——代表委员参政意识增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24
第2版(两会专页两会专页)
专栏:编采夜话

  “两会”,一个显著特点
——代表委员参政意识增强
代表委员参政意识增强
参加“两会”报道的本报记者,到代表、委员住地,到大会、小会采访,紧张自不待言,许多同志夜晚回到编辑部仍很兴奋,同编辑谈感想、谈见闻,于是产生了这个新栏目:《编采夜话》。
主持人:江绍高 记者:王 谨、陈 华、袁建达、段存章、张平力、龚达发、朱思雄
时间:3月22日晚。
主持人:八届人大、政协,代表、委员5000多人,涉及到各个方面,阵容整齐。人们注意到,代表、委员的总体素质更高了,参政意识在增强,议政水平在提高,你们怎么看?
王谨:按理说,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本身就应该有较强的参政意识,否则怎么能代表大家议政呢?过去,有过把当代表、委员仅当成一种荣誉性待遇的情况。这一届,我深感代表、委员自身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这样说,连任的老代表、老委员参政议政的责任感更强,新代表、新委员有一种强烈的参政意识。珠海市市长梁广大代表说,广东省大中城市的市长差不多都是全国人大代表;来自香港经济界的新代表陆达权、教育界新委员曾钰成,都很活跃。这些代表、委员的发言都很有见地。
陈华:参政意识增强很明显。福建代表陈光毅当过好几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他归纳了几点:一是代表结构发生变化,本身素质高了;二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议大事;三是法制观念增强。
袁建达:政协八届增加了一大批新委员,年纪轻,看问题较敏锐,敢于大胆发表政见。参加民盟和农工民主党的小组讨论会,你会看到抢着发言的场面,以致主持人不得不规定每人发言时间,开始20分钟,因要求发言的人太多,改为15分钟,最后规定不得超过10分钟。发言都是有准备的,不是平平淡淡的几句应酬话。许多委员会前作了大量调查,发言紧紧围绕加快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陈华插上话:发言围绕重大问题这一点,在人大代表中也很突出。王周龙代表是四川德阳市八角镇一家乡镇企业的厂长,群众为什么选他?他自己说得风趣:“无非是我办企业有效益,不说空话。”群众说他对企业情况、市场情况很清楚。不尚空谈,更加务实,是议政水平提高的一个鲜明特点。
王谨:务实,在简报中也能反映出来,今年两会简报刊登的发言,反映的内容重要,文字言简意赅。
主持人:参政议政,关键是议国家大事,就像刚才有的同志讲的,议的是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中的大事。
袁建达:这也正是我没说完的一点。这次会议,委员们议论的范围很广泛,但都是围绕经济建设,辐射到精神文明建设、道德风尚、民主与法制、廉政建设等关系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一些专家学者,跳出自己所在的那个“圈子”,视野开阔。
段存章:最为突出的是,十四大以后如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成为代表们议政的热门话题。如何加快,出路在加快改革步伐。
张平力:这次大会有两个现象很引人注意:一是代表们提交的议案已达600件,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人代会提交议案的总数,而且参与提案设计的代表之广泛,也是历届会议所不能比拟的;二是代表们在几乎所有重大问题上都有着相当一致的认识和看法,例如在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等问题上,各个省市的代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提出赞同党中央对这些重大问题的看法。有些代表的看法很有深度,对完善有关政策很有价值。
主持人:在重大问题上,代表、委员的认识如此一致,从根本上讲,得力于邓小平同志去年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决议、十四大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尤其是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奠定了思想基础。
张平力:这是第一位的。再一条,就是代表、委员的参政能力强了。从这届人大代表产生的背景看,我国人民代表选举制度日趋完善,基层选举普遍采用了差额选举制,人民对代表的选择余地拓宽,越来越注重推举那些有政绩、有较强参政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物当选,这就使那些参与选举的候选人更为注重按选民的意志规范自己的参政行为。选举人和被选举人之间依靠完善的选举制度形成的这种共识,新当选的代表表现出崭新的参政姿态。
(大家议论热烈。有的说,还有个现象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现在“审议”、“讨论”代替了以往常说的“学习”一词。有的说,语词的变化本身就是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现在代表、委员发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除了“机遇”“机制”之外,还有“差别发展”、“产权明晰”、“职能转换”等等,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代表委员的知识水平高了。)
主持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已经形成制度,但如何进一步完善它,代表、委员有些什么看法?
龚达发:代表中有一定数量的“地方官员”是应该的,他们素质相对较高,参政议政能力较强;但是也不能忽视从生产第一线选举代表,尤其是农村第一线。这次会议一个热门议题是农业,但真正的农民代表却比较少。我采访几个农业大省时很不容易找到从一线来的农民。人大开幕后,我见到浙江代表李成表(他是农民),我问他对农业的看法,他直截了当地说:“农民代表太少,这也多少说明一点问题。”
朱思雄:提高代表的参政议政意识,还要创造更加宽松的民主气氛,进一步解除代表的后顾之忧。尽管人大代表在人大会上的发言是不受法律追究的,但他们毕竟来自一定的地区和具体的部门,如果代表发言所谈问题太尖锐,涉及到本地区的问题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踏实。比如我去一个打“假”任务比较重的省份去采访打“假”的情况,代表都不愿谈。有位农民代表在谈到农民负担很重时,把自己县里的情况详细列举了,同时他又表示,他很担心谈这些问题要得罪市里的一些领导。
(夜话两个小时,主持人、记者意未尽,兴尚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