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农民致富靠改革——安徽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24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

  农民致富靠改革
——安徽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张述圣 陈国琦
安徽是农业大省、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祥地。如今,安徽的人大代表们又在为解决农村经济深层次的矛盾,把农业推向市场,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
省长傅锡寿代表说,去年是安徽省特大水灾后迅速恢复与发展的一年,粮食总产达2295.6万吨;工农业总产值达1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我们的经济发展思路是在办好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旅游业,重点发展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深加工和产品出口,走工贸扶农之路。
陆子修代表认为,由于一些长期影响和制约农业稳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没有得到根本消除,当前农村还存在一些影响和挫伤农民积极性的突出问题。他建议加强立法,以明确的法律规范维护农村改革成果,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从而保证农民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
 许多代表在发言中强调,农民致富靠改革。当前农村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展开。省人大主任孟富林代表说,深化农村改革要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把农业引向市场,把农民引向市场,让农产品打入市场;二是加速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农村经济实力;三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两高一优”。“农民要跟着市场转,结构要随着市场调”。巢湖地区行署专员胡继铎代表认为,要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大农业观点。他举例说,我区有广阔的水面和山场,我们在水产业和养殖业上做文章,收到良好效益。
阜阳地委书记秦德文代表建议重提“全党重视农业,全国支援农业”的口号。滁州市委副书记陈天庚、六安地区行署专员叶书根强调,要扎扎实实为兴农固本办实事,解难题,增活力;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要实打实地增加农业的资金投入,实行倾斜政策,补农建农;要在主要农业区建一些大的工厂和骨干项目,加强对农业的直接支持和辐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