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团结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两会”代表委员讨论宪法修正草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23
第1版(要闻)
专栏:八届人在政协盛会纪实

  团结在爱国主义旗帜下
——“两会”代表委员讨论宪法修正草案
本报记者 郑固固
翻开一部中华民族史,爱国主义这个崇高的字眼,充满了浓重的悲壮色彩。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之所以没有被帝国主义列强完全吞噬,端赖爱国主义这面高高飘扬的大旗,聚合起千千万万志士仁人,英勇无畏,前赴后继,方能支撑着我们可爱但却遍体鳞伤的江山不倒!那时间,爱国主义又是何等的惨烈!
而今天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聚集一堂,商议如何把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大事时,漾溢在他们身上的爱国主义情愫则更强烈地显示出自信、自尊、自豪的气魄。在审议、讨论宪法修正草案时,他们的思路始终集中在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高度上。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爱国主义的经典之作
为什么过去的中国总是被侵略、被凌辱、被掠夺、被瓜分?
因为贫穷,因为落后。积弱致贫,积贫更弱。贫弱则挨打,受欺侮;落后在世界上就没有地位,没有尊严。从1840年起,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到清王朝覆灭时,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竟达1182个!被世界列强蔑称“东亚病夫”的中国,在饱受屈辱的衰亡线上挣扎了100余年。
怎样才能救中国?委员、代表们历数一个世纪以来,一直苦苦追寻救国之方的无数先辈爱国者们的足迹:林则徐的“外抵鸦片、内革弊政”,洪仁玕的“与番人并雄”,经世派的“师效自强”,洋务运动的“以夷制夷”,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一直到孙中山的“兴中图强”,历尽千劫万难,终因历史的局限,不能如愿……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是最杰出的爱国者,她集结了最广大的爱国力量,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中华民族终于挺直了脊梁。1949年的那个金秋,当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时候,也唤起了每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豪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近30年内,顶住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在生存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一度在“左”的错误干扰下,我们没能始终如一“聚精会神”地做好该做、想做、也说过要做的这件事情——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我们失去了许多机会。睁开眼睛看世界,我们又落后了。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工作中心坚决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伟大决策。随即,改革开放的大势如春潮涌动,席卷广袤的神州大地。这十几年里,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综合国力都跃上了一个大台阶。
人大台湾省代表蔡子民回顾说,1982年颁布的现行宪法,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11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部好宪法。他认为,中共中央建议修改宪法部分内容很有必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和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和重大突破,是对如何解决中国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爱国主义的经典之作,写进宪法,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不少代表、委员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概括和正确认识,只有从实际出发,也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够行之有效,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这次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补充到宪法序言中,意义重大,时机成熟。
在谈到将坚持改革开放写进根本大法中的建议时,代表、委员们认为——
改革开放是唯一的爱国之路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衰败,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清王朝统治者长期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他们目光短浅,固步自封,对世界的发展变化蒙昧无知,死守祖宗家法不变,政治腐败,国衰民穷,以至在帝国主义列强兵舰大炮的轰击下,关也闭不上,国也锁不住,终于屡屡丧权辱国,使国家和民族陷于无边的灾难之中。
如今,不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就没有前途,这是代表、委员们的一致结论。实行改革开放14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说过去主要是抵御外来侵略,那么现在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献身于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事业。
邹灿基委员说,当今世界经济加速一体化的进程,各国的经济、科技发展已冲破国家、地区范围,成为世界性的大交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内符国情,外合潮流,敢于、善于向一切先进国家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为我所用,成绩非凡。来自香港的雕塑家文楼委员说,改革开放引来的“活水”,激活着中华民族的灵感与智慧,也冲刷着人们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僵化观念,令人感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新的、可喜的变化。
大门已经打开,大门不再关上。改革开放使中国血脉开始畅通,筋肉开始丰满,肌体充满活力。人们看到这些实惠和胜利,更清楚地看到,只要把改革开放坚持下去,我们中华民族就必有更光明的前途和更辉煌的未来。代表、委员们强调,改革开放不是权宜之计,不是打开窗户透透空气再关上的权宜之计,而是中华民族彻底消除生存危机、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战略。这一点,一定要坚定不移。
回想起刚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时一些人的惊愕和疑虑,代表、委员们由衷地感到,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显示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以及对国家民族根本利益高度负责的真正的爱国主义热忱。
代表、委员们指出,正是爱国主义这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注入了“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时代内涵,才能——
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力量,向富强、民主、文明的明天奋进
张岂之委员讲述他目睹的事实:许多海外游子专程祭祀黄帝陵,他们双膝跪地,热泪盈眶,拿出一个精美的盒子,上边镌写三个大字:我的根。然后抓一把黄土,恭恭敬敬地放进盒子里,带到海外去……
侨界的姚美良委员对此深有感触:由于近代中国的衰败,千千万万中国人背井离乡,在地球的各个角落艰辛创业,与当地人民共同创造了文明与繁荣,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特殊的重要部分。因此,才出现了华侨遍布各国、共怀故土之思的世界历史奇观。
海外的侨胞究竟有多少?致公党陆榕树委员认为:过去说3000万,实际上有5000万。确切的数字很难统计,但没人否认这是一股独特的巨大力量。祖国的兴亡盛衰时时拨动海外儿女的心弦,一次华东水灾,就像发布了无声的动员令,整个世界的侨胞都在奔走发动,捐款捐物,那炽热的同胞之爱,表现得何等淋漓尽致!社会主义祖国的日益强大,更令海内外华夏子孙昂首挺胸!
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共同的理想形成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动员、激励亿万中华儿女为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而倾心竭力。一位华侨代表深情地表示:由邓小平先生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中华民族振兴繁荣的大业,是几千年历史合乎逻辑的发展,已经得到并肯定会继续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竭力支持!
香港实业家施祥鹏委员非常赞同修宪时把“富强”两字加到国家建设目标中:“富,就是发展经济;强,就是我不犯人,人也不敢犯我。”他怒斥港督彭定康在香港问题上玩弄老殖民主义那套过时伎俩,“中国已不是100年前的中国,中国人民再也不会听凭别人欺侮了!”他的这番话表达了港澳委员的心声。
香港《镜报》杂志董事长徐四民委员告诉记者,香港有的人最近攻击他改变方向,对此他答道:今天,神州大地充满改革开放气象,社会稳定,越来越多的人民安居乐业,作为中国人,我自然要旗帜鲜明地拥护中共的改革开放、开明进步,各种政治取向都可以调整,唯独坚定的爱国立场是无法转变的。
钱其琛代表指出,对中国抱有敌意的人,现在一怕中国经济发展,二怕中国和平统一。他们专在这两个问题上制造麻烦和干扰。讲到这些,林丽韫代表有同感:最近她为一些地方题词,总是写“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就是针对于此。长期以来,我们国家不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受了很多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看到祖国有今日,很振奋,同时又很坚定,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是可以预见的。
我们有古老的文明,我们有众多的人民,我们目标明确,我们器利志坚,团结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一定会出现在世界东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