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皖东南后来居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3
第1版(要闻)
专栏:

  皖东南后来居上
本报记者王启明
皖东南,即安徽的宣城地区。
安徽省有10个落后县,宣城地区就占3席。
它与江、浙接壤,经济发展水平却和江浙相差甚远。经过8年多的卧薪尝胆,艰苦奋斗,坚持发展经济不动摇,贫困的宣城地区悄悄崛起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跃入全省先进行列。
拉直的“?”
1980年2月,原芜湖地区改为宣城地区,地区所在地也由芜湖市迁到宣州市。
这时,人们称宣城地区是安徽的“锅底”。地直机关几乎都挤在两幢4层的办公楼里,千余机关干部因分居而频繁地往返宣州与芜湖之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仅7.8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只有可怜的3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74元,绝大多数处于贫困线以下。
破船偏遇顶头风。刚刚搬迁、立足未稳的宣城地区,在1983、1984连续两年遭受山洪袭击。与此同时,毗邻的江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雪上加霜的皖东南还有希望么?
弹指一挥间,到1992年底,人们惊奇地发现,皖东南人民把这“?”拉直了,变成了令人称奇的“!”
8年间,工业总产值增长近9倍,今年可达64亿元;农业总产值增长2.56倍,今年将实现22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12.6倍,今年有把握完成50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去年为652元,今年将超过800元。今年全区财政收入可突破3亿元,连续10年实现县县无赤字。荒山造林,全省率先达标;计划生育,列为全省先进。
皖东南已经苏醒并逐步崛起了。
“赶超战略”
1985年,宣城地区面临着灾后恢复时期。
当时,江浙的经济发展气势更加迅猛,全省各地、市也在大干快上,中共宣城地委的领导者们如坐针毡。他们决定边恢复边发展,实施全区性的“赶超战略”。
这一年,地委提出“三年一大步”的奋斗目标;1990年,地委又提出各县市、各部门要在全省争上游、争名次、争位置。
今年3月,地委再次提出“经济三年翻一番,力争提前达小康”。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地委注重选调一批年龄在三四十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县、市的主要领导岗位。各县、市也逐步实现乡镇干部年轻化;在村一级,则开展了“创星级党支部”活动,将经济、党建等指标量化,四星级党支部由县市考核、表彰,五星级党支部则由地委考核、表彰,并授予“红旗党支部”称号。
各级干部岗位责任制则严格检查、考核、兑现,使县市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很快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
1988年下半年,国民经济实行三年大调整。宣城地委认真分析了本地的经济形势,认为脆弱的宣城经济刚刚起步,主要任务还是发展问题。
针对当时国家银根紧缩的情况,他们最早提出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响亮口号,鼓舞全区干部、群众在治穷的大道上,想方设法,大步前进。1989—1991年,全区经济增长速度平均达20%以上。
“三箭齐发”
经济赶超先进地市的落脚点放在哪里?宣城地委和行署根据本地情况,并借鉴江浙等地的成功经验,确定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工业、乡镇企业和有特色的开发性农业。“三箭齐发”。
80年代初期,这里只有一些传统的“五小工业”,没有任何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为了在市场的风浪中站住脚,并实现高速发展,宣城地区不是一味追求铺新摊子,而把重点放在集中有限资金,利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内涵改造。
近五年来,全区投入技改资金约20亿元,彻底改造了原有的“五小工业”。机电行业过去只是一些农机修配、小作坊式的小厂,去年,固定资产原值已增加到1.2亿元,产值达6.37亿元,实现利税3407万元,分别比1983年增长10.5倍、42.6倍和20.2倍。
从“七五”开始到1992年底,全区预算内工业企业完成技改项目591项,开发新产品693个,其中高科技产品150多个,投入产出比达到1∶3,经济效益比为1∶0.46。今年,计划投入技改资金12亿元,以进一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坚持不懈地搞技改,使全区工业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上了规模,上了档次,并涌现出大中型企业17家,建立起机电、轻纺、医药、冶金、化工等一批颇具实力的工业门类。今年,工业经济将在过去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增长幅度仍达到49.4%。
乡镇企业现已成为宣城农村经济中“半壁河山”,这是全区农民经过近10年艰苦奋斗的结果。
从1984年开始的五年间,宣城地委、行署按照“四轮驱动”(集体、个体、联户、联营)和“三为主”(以集体、工业、骨干企业为主)的方针,在全区农村普遍发动,大办乡镇企业,终于跨过了年产值超10亿元的起步阶段,涌现出一批有规模、上档次、效益好的“名旦”式乡镇企业。预计,今年乡镇企业的增长幅度将达到85.7%。
有特色的开发性农业,是农业本身的优势所在。
宣城地区开发性农业经历了三个阶段,也是农民逐步走向市场的三个阶段。80年代初期,他们利用房前屋后间隙地搞种植、养殖,发展“庭园经济”,以自我消费为主;80年代中后期,则利用低产田、地,荒岗荒地,种植“一花三叶”(即棉花,茶叶、桑叶、烟叶),受国家计划影响很大;近些年来,农民们把目光盯在市场上。他们从江、浙及沿海城市的消费需要和国际市场的行情出发,大搞特种水产养殖和特种干果生产,效益倍增,积极性越来越高。
“三箭齐发”,兼顾其它,宣城地区的形象正在人们的心目中改变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