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老区更要抓住机遇——访几位来自革命老区的人大代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25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

  老区更要抓住机遇
——访几位来自革命老区的人大代表
本报记者朱思雄
为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老区,如何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呢?就此,记者采访了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大别山区的景献琢(河南信阳地区行署专员)、沂蒙山区的张守业(山东临沂地区行署专员)、井冈山区的傅国祥(江西吉安地区行署专员)和延安地区的遆靠山(陕西延安地委书记)。
景献琢代表说,老区的情况可以概括为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差、封闭落后。以大别山区为例,经常是一年两灾、两年三灾、旱涝交错,现在农业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傅国祥代表说,井冈山区的自然灾害虽没有大别山区那么频繁,但是基础设施差。过去很长时间内,我们主要在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上下功夫,无暇也无力去搞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问题出来了:交通不便、通讯落后、能源紧张,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受到了束缚。
张守业代表说,现在要搞市场经济,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老区的优势,抓住机遇,把经济搞上去。
景献琢代表说,大别山区信阳毛尖茶是很有名的。以前,我们把它埋没了,近年我们开始以茶叶为龙头,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打开山门,对外开放。去年,办了一届茶叶节,结果引进了11亿元资金的项目。
傅国祥代表接着说,我们那儿“三线”工程比较多,大多是电子企业。以前,企业和地方之间都没有认识到可以互惠互利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后,我们与军工企业联手发展电子产业,生产的赣新电视机已经成了名牌产品。
遆靠山代表认为,延安老区的发展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依托自己的资源,面向市场,以调整工农业经济结构为主线,进行区域开发,重点突破。要彻底改变过去单纯以农为主,农业以粮为主,粮食以自给为主的片面观点,走兴商、兴工、强农的全面发展道路。
几位代表告诉记者,现在,老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要巩固这一成果,同时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