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我国首次发布年度《中国气候公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25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首次发布年度《中国气候公报》
去年气象灾害属中等年份,旱灾居各种气象灾害之首,热带风暴、冷(冻)害重于往年,重庆、遵义、赣州为全国酸雨出现频率最大的地区
本报北京3月23日讯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向社会发布全国气候状况,国家气象局决定从今年开始,每年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这天,公告年度《中国气候公报》。今天,国家气象局首次发布了1992年度(1991年12月至1992年11月)中国气候状况。
《公报》认为,去年中国大部地区温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冬暖夏凉,冷暖多变,不少地方出现破记录的高温或低温,给农业等经济部门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全国大部降水偏少,气温偏低,干旱偏重,洪涝较轻,冷冻害重于常年,台风和热带风暴在我国登陆次数略多于常年,全年气象灾害属中等年份。
据《公报》统计,旱灾居该年各种气象灾害之首,全年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9亿亩,其中成灾面积2.5亿亩,绝收面积3800多万亩,属于旱灾较重的一年;去年先后登陆的8个热带气旋,给全国5000多万亩农作物带来影响,灾害损失比往年偏重,但其带来的降雨,对缓解南方伏旱十分有利;去年冷(冻)害也比往年偏重,全国有5000多万亩农作物遭受冻害,其中成灾3000多万亩,绝收600多万亩;全国约有600多县(市)次出现风雹,有6000多万亩农作物遭风雹袭击,其中成灾3000多万亩,绝收600多万亩,但与常年相比,风雹次数偏少,受灾程度较轻。
全国酸雨监测网81个观测站的监测结果表明,江西赣州地区的年平均PH值为3.20,是1992年全国最低值。四川、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6省内都有频率大于75%的酸雨多发地区。四川的重庆地区、贵州的遵义地区、江西的赣州地区的酸雨出现频率分别为91%、92%、93%,是1992年全国酸雨出现频率最大的三个地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