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人事部长赵东宛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25
第4版(要闻)
专栏:

  人事部长赵东宛答记者问
●时间地点:3月24日15时“两会”新闻中心
●内容:机构改革、公务员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国已进行过多次机构改革,请问这次机构改革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另外,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地方是否进行机构改革?
答:我们已经进行过两次机构改革,这次和80年代的机构改革有明显的不同。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讲了,主要是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至于说到地方,也都要按这一原则逐步开展。
路透社记者:有关精简政府机构,减少政府工作人员,这次到底能不能做到?会不会出现政府工作人员简单地从一个组织调到另一个组织?另外,会不会有政府工作人员因此而失去工作?
答:第一,这次机构改革,就是要精兵简政,要减少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原因是政府机构人浮于事,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第二,我们已经做了周密的安排。引导一部分同志兴办第三产业;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可以成建制地转为经济实体;一部分人去加强基层的工作,包括乡镇、企业;有一部分要进行培训;严格执行离退休制度。我们不会把那些被精简的同志推向社会的,我们会妥善安置的。
日本广播协会记者:中国有种“下海”现象,人事部会不会鼓励?中国要裁减数万名机关工作人员,会不会有阻力?
答:只要个人愿意,或组织有实力,“下海”是可以的,但要脱离政府机关。这是有明文规定的。李鹏总理报告中已讲到党政机关要精简25%。据我们了解,那些要离开的人已明确表示,离开后,或兴办第三产业,或办经济实体。我想机关干部大概都认识到要转变政府职能,去服务。当然有个别少数的地方有阻力,那是难免的事情。
本报记者: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尽快推行公务员制度,请问这项工作现在进展如何?
答:十四大江总书记报告讲到要尽快推行公务员制度,我们大致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按十四大精神对公务员条例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二是拟定了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工作计划;三是继续培训了干部;四是准备好了公务员的工资制度;五是各省、市、自治区都做好了准备工作。可以说,推行公务员制度,进展顺利,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只等人大批准通过了。
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实行公务员制度后,工资收入调整幅度有多大?再有,如果大幅度地提高工资,国家财政能不能承受?
答:我们这次实行的公务员制度,将同时进行工资制度改革,这是大事。这次改革,要在制度上改,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机关是机关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企业是企业的工资制度,重点是前两个。这次工资增长的幅度可以说比过去都大。财政部长的报告中讲,要拿出40多个亿来解决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问题。财政有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要解决工资制度问题,这表明党和政府对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生活非常关心。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听说我国要推出新的工资制度,请问具体内容是什么?能否解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偏低的问题?另外请您谈谈知识分子待遇偏低的问题如何解决?
答:我们在今年适当的时候要推出新的工资制度,机关要实行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也要实行新的工资制度,内容包括:根据机关事业单位不同的特点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要随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所增长;建立起正常的晋级升级制度;根据生活费用指数来适当调整工资标准;改革现存的地区倾斜制度。在机关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在事业单位实行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制,固定工资占70%,活工资占30%。这次工资制度改革,是要解决机关工作人员待遇偏低的问题。总的原则是要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与企业相应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大体持平。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增长的步子还会大一些。对知识分子待遇低的问题,我们特别重视,这两年来采取了20来项措施,如建立各种津贴制度。我们特别注意到了知识分子工资问题,在政策上是倾斜的。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可能一次解决彻底,但我们要逐步解决。
赵东宛部长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其他问题。(本报记者朱思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