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壶口走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25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中国匹克杯精短散文

  壶口走笔
卞卡
汽车刚转过一个山坳,便听到一种声音在轰鸣,嗡嗡隆隆的,如同大风劲吹,沉雷飞驰……我知道,那是壶口瀑布的回声。
其实,那个山坳离壶口还有两公里。
山崖一侧有一块相对平坦的所在,汽车紧傍着灰褐色的岩石停下,那位置和壶口瀑布平行。悬崖石阶下200多米处便是壶口瀑布,应当看得很真切的。但我的眼睛却突然模糊起来,看到的只是一片黄。深深沉沉的黄。浑浑厚厚的黄。河滩是黄的,河床是黄的,对岸的山是黄的,从那巨沟里翻滚上来的水自然也是黄的。它们组成一帧以黄为底色的硕大无朋的画,镶嵌在两山夹峙的河谷中,浑然天成,那般神奇,那般独具魅力。没有人能想到,黄河曲曲弯弯流淌几千里后,能在山西和陕西两省间的峡谷中,把原本宽阔的河面猛然浓缩,使松散的力猝然凝聚,经年累月,一条巨沟形成了,滚滚而来的黄水倒悬倾注,于是便有了惊涛骇浪,有了如雷的吼声……
在人们的意象中,大地是有魂灵的。魂灵是什么?我想,就是黄土地恩赐的灵光,这灵光饱含着血脉,血脉中流淌着清冽的水和浑黄的水。多少年来,灵光在闪烁,黄土地上有欢歌也有悲歌,而这一切,作为黄土地跳动的音符,最终弹出的都是动人的曲子。这一点,在我观赏壶口瀑布时感受得最具体,最真切,最生动。
那天本来是有太阳的。汽车在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黄土高坡上行驶时,阳光把满坡的绿照得层次分明。然而壶口瀑布那一方的太阳却黯然失色,像一个很大的蛋黄悬在高空。有趣的是,浑黄的浪涛溅起的水花却白得亮眼,白得晶莹,从巨沟中飞起,又如同白色的珠子撒向空中。于是奇迹出现了:在河对岸浑黄的天宇下,一条彩虹隐约可见。我注视着彩虹,再听那如雷的涛声,猛地想起那首雄壮的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像我这般年龄的人,对那歌声是相当熟悉的。当年我们的前辈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尽管他们不可能从壶口瀑布显示雄威的那一方域踏上征程,而他们的心境和气度却完全可以同翻卷咆哮的壶口瀑布相比照。黄土地的魂,中华民族的魂,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铁血男儿的意志与魂魄,勇敢与智慧,坚强与彪悍,信心与力量,在黄河吼声的伴奏下,一古脑儿凝聚,又一古脑儿迸裂……正是在那血与火的交织中,他们杀出一个新天地,使黄土地的魂灵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庄严和神圣!
壶口瀑布的气势动天地,泣鬼神,那可是对倒下的将士的祈祷与祝福,呼唤与抚慰?如果他们真的魂兮来归,此时此刻,他们一定会同大地的魂魄相拥相吻,那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
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踏着河床坚硬的石和松软的沙,回到西岸灰褐色的山石旁,回头观望,那帧浑黄的画又呈现在我眼前。太阳仍在照着,隐约中又见彩虹,几道颜色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竟是那么谐调,那么美!留下的几张照片,背景是黄的,黄天,黄地,黄水,还有黄皮肤的我……我很自豪,也很骄傲!
(作者单位:河南《散文选刊》编辑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