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国门敞开,我们脚下这片热土正日益受到世界青睐,外商投资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合资企业中方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人们疾呼:莫任资产暗中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3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生活纵横谈

  国门敞开,我们脚下这片热土正日益受到世界青睐,外商投资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合资企业中方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人们疾呼:
莫任资产暗中流
本报记者龚雯 皮树义
如果有人要与您合资办家企业,他一分钱不出,还白赚您一笔,您一定以为这是说笑话,可是,现实生活中确有此等“合资”。
江苏南通某厂与香港某公司合资,港方应出资64万多美元,占注册资本40%,设备由港商购进,提供的发票价格为125万美元。经商检部门鉴定,其实际价值却仅为45万美元,港方高报80万美元。如果依照外方提供的作价,那么等于对方分文不给,拿中方资金购买了设备再来“合资”,还净赚中方15万多美元。
惊人的流失
改革开放之初,外商投资大多以现金为主(现汇投资比例达80%),其后渐变为实物作价投资为主。据对粤、闽、苏、浙、津、沪等省市的调查,外方以设备作价投资占外商总投资的70%,个别地区和企业高达90%以上。另有一些三资企业,尽管外商以现汇投资,但要求企业所需设备由其出面在境外购买。就在外商设备作价投资中,出现了中方资产流失问题。
普遍低价高报,一般高出20%,有的高达数倍、数十倍。国家商检局鉴定处处长郭孝恩告诉记者,自去年1月开始,全国有33个商检局开展了外商投资财产鉴定工作。在已鉴定的外方资产中,几乎每一批报价都偏高,从今年1月到8月,商检部门共受理外资价格咨询和资产鉴定2623批,外商报价7亿多美元,而实际价值为4亿多美元,高报率约39%。外商虚报金额越多,所占投资比例越大,每年的利润分红自然越加丰厚,堪称无底洞。
少数外商以次充好、以旧顶新,或将国产货经过乔装引入国内,或将国际市场淘汰的设备趁机向我倾销。新疆某合资企业,投资的台商引进生产线报价140万美元,实际是用了数年的旧设备,只值70多万美元。天津某公司近日发现:由合资港方替公司购入的日本进口设备,实为国产货,连调试人员也非港方所称的东洋人,而是地道的中国人。设备总价值40万美元,仅为公司已付货款的1/3,造成公司损失78万美元。
更有甚者,以报高的财产作抵押,向我方银行贷款,得手后即携款溜之乎也。
部分外商以技术等无形资产投资,而中方一些具有无形资产优势的企业,其无形资产并未作价入股,也带来了中方资产的流失。
近年来,一些合资企业亏损严重,奇怪的是,合资的外方却一再扩大投资规模。奥妙在于外商引进原材料、设备时高报价格,出口产品时向中方低报价格,实则以高价外销,将利润转移境外。正是这一高一低,使中方资产相对贬值。这样,形成合资企业在国内的假亏,而国家本应收取的税款白白流失。
不仅仅是学费
“低价高报”之类,是国际商业活动中常见的现象,是一种商业竞争手段,本不必大惊小怪。关键是我们要心中有数,进行资产评估,据理力争,对少数不法外商的欺诈行为更是不能迁就。外方的合法权益固然要保护,中方的合法权益也不能损害。平等互利,合作才能长久。对外开放、办合资企业,我们过去没有经验,吃点亏、交点学费在所难免,只要学得聪明起来就是了。可是,合资中的中方资产流失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与外商低价高报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中方企业在合资中却故意高价低报,下压我们投入的土地、设备价格,使中方资产受损。这是为啥?为的是以此种“优惠”拉住外商。
不少地方引资心切,乃至盲目攀比,饥不择食,挖到篮里就是菜,涉外项目能拉几笔是几笔,对方资产报多少算多少,审核极不认真。一些父母官甚至定下创办“三资”的硬指标,逼得企业胡乱“拉郎配”。
一些国有企业为了享受合资的优惠政策,加速企业机制转换,急于合资,宁可损失资产,也就是所谓花钱买机制。这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及各种企业竞争条件的不平等。
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根源在于企业产权不明晰,缺乏资产约束。国有企业产权虚置,无人负责,在合资中,也就不会有人去斤斤计较国有资产的得失,反正财产是国家的,仔花爷钱不心疼。有的企业明明发现对方虚报却不捅破,眼睁睁地钻套挨宰。
会不会吓走外商?
解决中方资产流失问题,除了要加快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遏止国有资产流失,也需要加强对利用外资工作的管理,特别是开展合资企业资产评估鉴定。
鉴定评估投资财产,是保证投资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已成为国际惯例。在发达国家,就连转让一个摊位也须请专人评估。人家“瞒天过海”也好,“虚晃一枪”也罢,一句“谁叫中方不作评估?”噎得你哑口无言。
开展资产评估鉴定,严格把关,会不会吓跑外商?事实证明,商检部门以实制虚,以公正换取信誉,不但未影响外商投资的积极性,而且所有鉴定结果均得到外方认可,没有一家外商因实物投资评估低于报价而撤资。济南某装饰材料公司与港商合资,港方出资价值85万元人民币的设备,经鉴定均为使用1—3年的二手货,仅值11万多元,证据确凿,港方连连致歉,并答应补足合同规定的投资额。浙江商检鉴定事务所迄今受理20批总报价为677万美元的外资作价设备评估,其中设备作价过高或投资不足的金额便达376万美元,外商已陆续赔回所差金额。郭孝恩处长说,假如要吓跑什么人的话,走的也是那些一心想招摇撞骗的人,真正想干事业的外商还是希望讲信用、守规则的。
遗憾的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经过商检部门评估鉴定的外资只占投资总额的1%,比例甚微。郭孝恩建议,应制定有关法规,广泛开展外商投资财产鉴定,尤其是与国有企业合资的更应如此。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合资企业进行资产评估时,须以商检部门的外资财产鉴定检验报告为依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