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为了天下父母心——费孝通副委员长谈教育的两大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29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

  为了天下父母心
——费孝通副委员长谈教育的两大问题
本报记者 温红彦
“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人就教育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费老说:“教育方面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长远的,一个是紧迫的。”
费老精神矍铄,操一口浓重的江苏口音,声若洪钟。谈到第一个问题时,他说,从总体特征上讲,中国要熟悉这个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现代世界,就需有一套基本的思想准备,而这项准备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这种教育不仅仅是识字,识字只是获取知识的工具。小学更需重视通过文字和其他工具为儿童提供现代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中小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公民,提高国民素质。“我希望办教育的人首先要在这个问题上多作思考,从长远目标上使教育和现实接上头。”
谈到第二个问题时,费老语气加重:“改革开放一下子使工业和其他行业人才不足。高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实际的需要,这表明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和社会需要脱节了。”说着,他用两手做了个“脱节”的手势。费老认为,过去从苏联学来的模式是和计划经济下的国营企业配套的;现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体制不能不跟上改革的大方向。
“时间很紧迫,改革的办法一定要找出来!”费老认为,首先,国家不必把教育事业都包下来,要允许走多种办学的路子。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奖励企业和地方主动开办短期、长期、专业和非专业的培训班,这些都是很好的应急办法。还要像企业吸引外资一样,吸收一些外来帮助。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大众传媒,把传媒倾斜到知识上来。
说起教育经费,费老说:“我们中国人有个好传统,就是古人说的‘子不教,父之过’,这是希望下一代比自己更好的普遍愿望。只要为下一代做有益的事,做父母的‘当牛做马’都甘心乐意。我希望我们的领导不要辜负了天下父母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