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毋忘前驱者的屐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3-29
第8版(副刊)
专栏:

  毋忘前驱者的屐痕
李存光
现代文学史上以小说《生人妻》名世的女作家罗淑,为许多人熟知。罗淑的丈夫——回族翻译家、作家和文化活动家马宗融,却不大为人知晓。马宗融的名字和他的文化贡献,几乎湮没了近半个世纪。这实在令人遗憾。
马宗融1892年生于成都。为了探求多灾多难的祖国的独立富强之道,他青年时代游学日本、法国,1933年回国定居以后,先后任复旦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和台湾大学教授,以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和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常务理事。1949年2月,他扶病携子女由台北返上海,4月10日以57岁的盛年病逝。马宗融毕生怀着爱国救国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争取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的正义事业和进步的文化、教育活动,是一位值得后人忆念的人物。
马宗融1925年开始在《小说月报》发表译作。此后,常在《文学》、《作家》、《译文》、《太白》以及《新蜀报》、《群众》、《抗战文艺》等报刊上发表著译,结集出版的著译有《拾荒》、《仓房里的男子》、《春潮》等七八种。他以反映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为己任从事著译,作品数量虽不多,却能自成一格。其散文题材多样,知识丰富,不论是介绍域外风土人情,还是抒写身边见闻感受,大都有深邃的联想、隽永的含义;其杂文发扬了鲁迅的硬骨头精神,或烛照黑暗、揭发丑恶,或礼赞所爱、颂扬正义,均文词尖锐,真率明朗,充溢着憎爱分明、嫉恶如仇的凛然正气。他本着“于社会有益,于本国文学进步有些帮助”的宗旨,翻译介绍阿拉伯文学和法国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并就浪漫主义、阿拉伯文学和翻译问题,发表见解独到的论文,以为开创广大辽远的中国新文学提供攻错的他山。
在现代文学史上,像马宗融这样的回族作家、翻译家,寥寥可数。马宗融的著译无疑为新文学增加了新的成分和新的色彩。更有意义的是,马宗融身处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时代,为增进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理解、沟通、交流,做了大量切切实实的工作。他不仅撰写文章,组织活动,培养学生,以促进本民族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更克尽其力地推动回汉两族的理解和团结、回族与非回族文艺家的合作和交流。他倡议并发起组织了有上百位各族各界知名人士参加的“回教文化研究会”,约请著名作家老舍与宋之的合写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表现回汉人民团结抗日的话剧《国家至上》,促成了《抗战文艺》编发现代中国文学杂志上第一个“回民生活文艺特辑”。他不仅是促进和推动抗战时期回族文艺的第一人,更是使回族文化主动融入多民族的新文化潮流的主要推动者。
马宗融为促进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互相补益、互相推进和精神上的交相融合,为推动中国多民族的新文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所做的贡献,是不应该被忽略的。由中国文联主席曹禺题写书名的《马宗融专集》,便是第一本有关马宗融的专书。它为人们了解马宗融的文化建树,提供了比较完整翔实的材料。专集收录了同时代人巴金、阳翰笙、夏衍、沙汀、邹荻帆、毛一波等的回忆和怀念,老舍、叶圣陶、薛文波等当时所作的记述,以及马宗融之女马小弥撰写的传记。这本专集的出版和去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纪念马宗融诞辰百周年学术座谈会”,表现出文化界对这位前驱者应有的缅怀和对其历史贡献应有的注视,同时,也为人们研究中国新文学、新文化发展过程中某些未被充分认识的侧面,打开了一扇窗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