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话说“彩色”与“黑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01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话说“彩色”与“黑白”
赖大仁
随着彩色感光技术的进步,摄影艺术的发展也实现了一个飞跃,即由黑白摄影发展到彩色摄影。如今人们看电影多半是看彩色的,拍照也总喜欢拍彩照,黑白摄影逐渐被人们疏远了。这也难怪,彩色毕竟比黑白好看。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黑白不见得就过时了,黑白自有彩色所不及的长处。据说在艺术摄影中,黑白反倒比彩色更受重视,因为从艺术表现的意义上讲,黑白摄影虽然色调单一,却正可以运用黑白间的反差对比,简洁明晰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达到艺术的集中和提炼概括的目的,而且它在风格上朴素平实,富于自然美感。彩色摄影虽有色彩美的长处,但在某些方面,艺术表现力仍不及黑白。所以如今虽已进入“彩色”时代,却仍有一些艺术上的不懈追求者不肯放弃“黑白”的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可通,由此或可旁及其它现象。比如在文学创作方面,这些年来由于对外开放、借鉴吸收、探索创新,艺术表现方法技巧是空前地丰富多样,用各种新方法新技巧创作的作品可谓是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不过在这种文学新潮中似乎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有些作者有意无意地忽视创作中的艺术提炼概括与典型化,忽视对表现内容的开掘和深化,而是过于追求表面上的新奇好看,或在叙写上着意铺排,或在修辞上讲求华美,或在技巧上花样翻新。其结果是使作品如同某些色彩艳丽,却毫无艺术性可言的彩色照片,俗不可耐。出现这种情形,大概与一些作者盲目赶时髦,忽视艺术规律和鄙薄文学传统有关。
其实,文学传统中有些艺术经验和方法,看起来不新奇,但其艺术表现力却不一定比某些新方法差。比如我国诗歌中的比兴等手法,大概要算是“黑白”时代的了,但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你能说它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不如某些新潮诗?你能说这类艺术方法陈旧过时了?再如,鲁迅先生曾说,做小说写人物最好用白描,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画眼睛;只要觉得能够将意思传给别人,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这大概就相当于黑白照相,是要点真本领硬功夫的。他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等人物,都只那么简单的几笔,便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谁敢说现在的新潮小说家在艺术成就上超过了他?又谁能说这种虽简洁却很有表现力的艺术方法如今不适用了?近日在报上见孙犁先生给贾平凹的一封信,其中说到:“所谓美,在于朴素自然。然而时下有些‘美文’,实际是刻意修饰造作,成为时装模特。另有名家,本来一句话,一个词就可说清的意思,他一定连用许多同类的词,就像串糖葫芦一样,以证明词汇丰富,不同凡人,这样的美文,也是不足称的。近年五四散文,大受欢迎,盖读者已发见新潮散文,既无内容,文字又不通,上当之余,一种自然取向耳。”如果仍用我们上面的比方,也可以说是人们上了一些庸俗的“彩色照片”的当,而宁愿欣赏过去“黑白”时代的艺术。这大概怨不得读者观众。
当然,笔者这里并无不问青红皂白,抑“彩色”而扬“黑白”,主张回到黑白时代去的意思,而只是想借此说明这样两点:其一,艺术创作未必非要赶新潮图时髦,非“彩色”不可,“黑白”也自有其独特表现力和独特的美,“黑白”艺术同样可以成为艺术精品;其二,即便是力图创新拍“彩色”,也该先练练“黑白”的基本功,掌握艺术创造的基本要求、要领和艺术表现的基本技法,以此为基础才可能有所创造。不然,虽是“彩色”,其水平品位仍可能在“黑白”之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