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的传奇生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03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科幻大师
——阿西莫夫的传奇生涯
范子
去年4月6日,艾萨克·阿西莫夫因心脏病和肾功能衰竭在纽约逝世,终年72岁。科普和科幻小说的一颗巨星陨落了,令人深感哀痛与惋惜。
1978年,我看到美国《读者文摘》编的《瀛寰搜奇》一书,压卷之作便是阿西莫夫的一篇谈话:几十亿年之后,太阳上的氢聚变将发展为氦聚变,太阳会发生膨胀,地球将被毁灭,人类怎么办呢?阿西莫夫答曰:远在那时之前人类就会扩散于银河系,甚至河外星系。除非技术上有新的突破(这是难以预见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便是建造具有自给自足生态环境的大型飞船,无须有什么明确目标便可启航,迟早会找到可以殖民的星球。怎样建造这种飞船呢?最合理的办法便是利用和改造俘获的小行星……我想,谈话人不仅是位大科学家,还得是位大幻想家。不久我就知道了,阿西莫夫正是这样一位大师。
在阿西莫夫之前,大部分科幻小说把机器人描绘成威胁人类的怪物,小部分描绘成往往受人欺凌的尤物。1939年6月,当阿西莫夫写作第一篇机器人小说时,他就产生了一种机器人既非凶物亦非尤物的朦胧意象。他开始把机器人想象成工程师造出的工业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加了保险,因而不会成为凶物;另一方面,它们造出来就是为了干活的,也不存在怜悯的问题。这一构想不断深化,1942年,他便在《兜圈子》这个短篇中提出了赫赫有名的“机器人学三定律”。阿西莫夫说,他写作机器人小说时并未想到机器人会在他的有生之年变为现实。不过几十个春秋之后,机器人便真有了,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机器人化的生产线。其最大的生产厂家是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家通用机械手公司,由约瑟夫·恩格尔伯杰在50年代后期创立。他为什么对机器人发生了这么大的兴趣?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他40年代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物理学时读校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小说读的。“我的天!”阿西莫夫感叹道,“我写作机器人小说并不存有多大奢望。我所想望的不过是把它们卖给杂志社以赚取几百美元,贴补我的学费以及见到我的大名登出来。但由于我写的是科幻小说,而且仅仅由于我写的是科幻小说,我就不期然而然地引发了一连串正在改变世界面貌的事件。”
阿西莫夫1920年1月2日生于俄国的彼得洛维奇,1923年随双亲移居美国,1928年取得美国国籍,1939年毕业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1948年获博士学位。他19岁开始发表作品,前期主要是创作科幻小说。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美国上下震动,舆论哗然。阿西莫夫决定辞去波士顿大学副教授的职务,专心致力于传扬科学知识。“美国公众理应了解科学,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是从事写作的科学家刻不容缓的责任。”这段话表现了他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969年,阿西莫夫的著作突破100部大关,出了第一本《百部精华录》,内容包括天文、机器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历史、圣经、小品、幽默等11类。1979年,他的著作突破200部大关,出了第二本《百部精华录》,除以上内容外,又增加了社会科学、文学、推理小说和自传四类。阿西莫夫最后留下的著作约为400部。阿西莫夫的挚友本·波瓦在庆祝阿西莫夫创作活动50周年的文章中说:“在当今由技术推进的复杂社会中,解说科学也许是作家所能尝试的最紧要的任务。把科学解说得这样好,这样引人入胜,以致全世界的普通儿女都为你的著作叫好——这是领受诺贝尔奖金也够份的。”这是对阿西莫夫半个多世纪传奇生涯的崇高评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