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香漫植物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3
第8版(副刊)
专栏:

  香漫植物园
柔刚
想不到南京还有这么一个恬静的去处,更想不到当今还有这么些人聚在一处谈文学。当我来到省作协讲习班报到处中山植物园时,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生态环境普遍遭受污染的大千世界,这里无疑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1929年由中山陵总设计师精心规划、占地168公顷(2800亩)的中山植物园,沐天地风云之祥光,得六朝故都之灵气;满园青翠,花香鸟语。无论你漫步松柏园、蔷薇园,还是徜徉于分支园、药物园;到处都觉得赏心悦目,随时会萌生一颗回归大自然的童心。难怪石头城一些富有情致的青年男女,常把这里选作新婚留影的圣地。
在商贾如云、“下海”声浪日高的都市城镇,这里无疑是一块崇尚文化的净土。文学在“火”了一阵后,似乎又回归到它固有的正常位置。
是啊,文学的魅力将与世同存。
尽管近段时期严肃文学受到商品文学和影视等大众娱乐形式的冲击,但若从长远而论,倒是应当为能经受住考验的文学前途而乐观。 记得我初次踏进植物园的梭罗树餐厅就餐时,心里在嘀咕为何要取这怪名字?问了几位,全都神秘兮兮地朝我笑笑,却无谜底。后来还是作家老贺向我揭了底:原来偌大植物园里,确有一棵从印度引进的华东地区独一的梭罗树;传说中吴刚在月宫砍伐的桂树便是此树。而更令我惊异的是,它原来就挺立在我们住宿的楼前!冬青般的叶,绣球似的花。树干上连一块木牌都未挂,只是有一股刺鼻的幽香,我每天从它前面走过好几回,如此珍稀的植物,我却视而不见,实在“盲”得可以!老贺告诉我,这是保护珍稀植物的最好方法。他的话倒是提醒了我:人们不宠文学,文学才得以存活。作家只需讲出“心里话”。写作的个人,写得再好,充其量只是一棵树;而要去改变气候,需要的是一片森林!
中山植物园是拥有千万棵花树的大森林。单是杉树,园内就有红杉、墨杉、柳杉、水杉……以及诸种叫不出名的“杉”。文学的百花园也应当包容千树万花,才能达到一种辉煌的境界。
哦,难忘的中山植物园,你不仅是一片净化的绿洲,也是我的文学大课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