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奥地利经济发展四要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04
第7版(国际)
专栏:

  奥地利经济发展四要素
方祥生
当经济危机的阴云笼罩欧洲之时,奥地利经济虽也呈现某种衰退迹象,但总的说,仍表现出相当的活力,反映国内需求的建筑业和私人消费依然旺盛,冬季旅游收入创下新的纪录。这与西欧普遍的经济颓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据经合组织统计,近10年来,无论在人均产值、劳动生产率、单位效益,还是在生活水平方面,奥的发展都超过欧共体的平均水平。
奥经济稳步发展的原因何在?各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奥已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主要由4个要素组成。
首先是坚持货币稳定。从国际上看,无论是德国、法国、瑞士与瑞典,还是日本与美国,货币坚挺的国家总是占优势。奥地利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1969年,西德经济出现腾飞,马克大幅度升值,一次上调了9.3%。奥同德国的经济往来占其对外经济关系的一半左右,先令不相应升值等于事实上的贬值。当年进口货物价格上涨10%,大量熟练工人流向西德,使奥面临降低通货膨胀率和提高工资的双重压力。先令贬值,一时间可以促进出口,但实际上保护了落后,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1971年奥被迫调整汇率,使先令单独升值5.05%,缓解了马克升值后带来的问题。1973年,先令又同马克挂钩,这样,迫使工业界将竞争着眼点从价格因素转向质量因素,从而奠定了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
其次是建立富有特色的“社会伙伴关系”。社会财富的分配,在奥地利是各种力量协商、妥协的结果。奥人均年罢工时间还不到一分钟,足以说明这一协商机制的成效。所谓“社会伙伴关系”,是由劳资双方选派各自信得过的专家去谈判工资增长幅度,他们达成的协议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由于双方代表都是经济专家,能超脱集团利益,从经济发展的大局着眼,坚持工资增幅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幅,从而制止了通货膨胀,保证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三是坚持不懈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社会对经济增长的要求已不再是产量的简单增长,而是要求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这就要求产业结构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调整。从出口产品情况看,奥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居经合组织前列。在工业品出口方面,1970年奥人均出口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占第10位,1991年上升到第6位,超过了加拿大、丹麦、挪威和芬兰。从技术产品出口看,奥的发展更有力,人均出口额已从1970年的第11位上升到1991年的第5位,仅次于原西德、瑞士、瑞典和比利时。
第四是重视劳动力的培养。稳定的货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理想的产业结构,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经济发展的最终实现还要靠人。奥十分重视职业教育,职工队伍中,受过专门教育的熟练工人占68%,只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人不足1/3(1970年为49%)。随着劳动力知识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不断提高。近10年,工业界的人均效益提高了54%。
另外,奥地利人生活比较简朴,储蓄额等于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5%。这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财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