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金鸡冠之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05
第8版(副刊)
专栏:

  金鸡冠之旅
春枫
假如,祖国的版图是一只报晓的雄鸡,而穿越北中国那茂密的原始森林,作一次金鸡冠上的旅行,则是梦寐已久的事了。
然而,当我约上一名记者,爬上兴安岭,沿着那条古黄金之路,过加格达奇、漠河、洛古河村,来到金鸡冠之行的第一站,黑龙江源头的内蒙古森警部队恩和哈达大队时,迎接我们的是皑皑白雪和零下40多度的严寒。大雪纷飞之中,站在高高的恩和哈达山上,目送银龙般蜿蜒东去的黑龙江,脑际不禁走来一幅伟人吟诗的画面: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只有此时,才能真正领悟一代伟人的才气与胸怀!
回到山下那座整洁一新的警营,森警大队的郭大队长送来了一个我们实在不愿接受的消息:通过电台联系得知,由此往西150公里外的几座冰包将公路拦腰截断,穿行原始森林得到6月份以后。郭大队长介绍说,冰包是山泉引起的。泉水日夜不停地往外涌,边涌边冻,冰包越鼓越大,势若冰山,将原始森林中唯一的一条公路堵死,任何车辆都不能通行。因为一旦滑下冰包,就必然车毁人亡。
旅行受堵,好梦难成真。这对我们来说,不能不是一种遗憾和损失。倒是郭大队长会利用机会——翻来覆去地向记者介绍大队的工作、生活和建队历史。末了,还搬来放像机,请我们看大队请人拍摄的录相片。录相片是反映官兵生活的,当然也就离不开大山、森林、河流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官兵。能从录相片中看一下夏日的北国风光,对我们来说也不失为一种补偿!
荧光屏上,吉兴沟河的轻柔,恩和哈达河的平静,额尔古纳河的奔涌,黑龙江的激荡,茫茫原始林的神秘,远有广阔,近有特写,全部展现在眼前。金鸡冠处的大好风光将我们深深吸引。而更加让人动情的还属森警官兵巡护森林、瞭望火情、扑火战斗的认真与勇猛,解说词也写得极棒:
“……这就是祖国北极的山山水水,这就是中国最北部的原始森林……绿色,是生命的摇篮,是青春和希望的象征!奋战在密林深处的恩和哈达森警大队的官兵们,自1987年5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大火后,扛着帐篷、背着米面进驻到这里,在昔日野兽出没无常、山火频发的原始密林深处扎下根来,与山为伍,与林为伴,用壮丽的青春年华,守护着祖国北疆的绿色和平之门……”
通过三天的朝夕相处,我们了解到,生活在北中国原始林中的这支武警森林警察部队,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主要任务是防火灭火,保护森林资源。部队是1952年初,由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批准建立的。40余年来,森警官兵们钻山沟、守山头,像保护眼睛一样守卫着祖国的绿色宝库——大兴安岭。恩和哈达大队的官兵们,1987年进驻这里时,没有营房,没有交通设施,当时连公路也不通,他们从黑龙江省的洛古河村徒步穿过密林进驻后,一边执行巡护、瞭望任务,一边自己动手拉砂采石,开荒种地,建设家园。如今,密林中拔地而起的三层楼房以及先进的电视接收设备等齐全的文化生活用品,已成为恩和哈达森警大队官兵们的骄傲。更为他们自豪的是,大队去年还被国家林业部授予“祖国北极森林卫士”的荣誉称号。悬挂在荣誉室内大大小小的十几面锦旗更是大队官兵艰苦创业、以苦为荣、为国护林的证明!
与我同行的记者受了感动。临行前,连夜摇笔,写出了《金鸡冠上护林兵》的长篇通讯。当我们与森警战士们握别的时候,从他们久久不愿松开的手上,我们感到了这支常年累月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战士们所特有的一种真诚、一种渴望。
汽车开动之际,郭大队长哽咽着叮嘱我们:别忘了,6月份再来穿越原始森林,我等你们!
(作者单位:内蒙古森警报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