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阅读
  • 0回复

人民的好列车员——任凤英的壮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07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民的好列车员——任凤英的壮举
牡丹江铁路分局女列车员任凤英勇斗歹徒牺牲在岗位上的壮举,成为她人生之歌里最辉煌的乐段。
今年3月1日傍晚,由大连开往佳木斯的275次直快客车,驶出美丽的大连市区,朝着乍暖还寒的北方呼啸奔驰。
19点50分,当列车运行普兰店至瓦房店区间,站在9号车厢门口的一个青年(后查,此人叫王宏利,23岁,吉林磐石县红旗水泥厂工人,系杀人在逃犯)正在用一双淫邪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一号座席上一名女青年,不时地用污言秽语挑逗。女青年的同伴孙乃华实在看不下去,起身斥责。歹徒恼羞成怒,兽性大发,上前猛地一拳将孙乃华打倒在地,然后抽出袖中的尖刀,朝那位女青年胸部猛刺一刀,女青年惊叫一声,负痛倒地。歹徒顺手又一刀,将身旁的另一名女旅客腹部刺穿。
“杀人了!杀人了!”车厢里一片大乱,旅客们惊恐万状,纷纷逃向列车前部。此时,歹徒已经杀红了眼,他“啊啊”狂叫,追着旅客,见人便刺。
“放下凶器,不准伤害旅客!”正在这节车厢值乘的女列车员任凤英一面高喊着,一面扑向歹徒,她一手紧紧抓住歹徒拿刀的右手,一手狠狠拽着歹徒脖领子,从车厢一直撕扯到洗脸间,任凤英舍命不松手,死死扭住歹徒。但毕竟她是个女人,渐渐力气不支,歹徒持刀的手终于挣脱出来,随着几道寒光,任凤英的颈、肩、腰,连中三刀,鲜血立刻染红了她的全身。然而,任凤英另一只手仍然没有松开。但她再也敌不住身强力壮的歹徒了,歹徒挣脱出来,又举起了血淋淋的尖刀,恶狠狠地刺中了任凤英的前胸。任凤英倒在了血泊中……
任凤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广大旅客树起了生命的屏障、为列车工作人员赶到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任姐!”列车员李广东冲到任凤英跟前,一把抱起了她。
任凤英微睁双眼,嘴唇动了动说:“我不行了……赶……紧……抓凶手!”
“已经抓住了!”李广东泣不成声:“任姐,你挺住啊!”
任凤英终于听不到同事们的呼唤了……
今年43岁的任凤英,当列车员已有26年了。她13岁失去母亲,18岁失去父亲,上有年迈的老祖母,下有年幼的两个小弟弟,沉重的家庭负担全压在她一人肩上。饱尝了生活困苦和人生艰辛的任凤英或许因此更富有同情心。当列车员这些年来,凡是车上旅客有啥为难的事,她都尽力相助,对待旅客有时甚至胜似亲人。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任凤英。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学雷锋、做好事,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似乎不那么时髦了。去年6月的一天,275次停车在呼兰站,交接班的时候,接班列车员见任凤英还在车门口搀着老太太下车,便说:“还扶老携幼啊,都过时了。”任凤英说:“这能过时吗?!别说咱们也有老的时候,就是作为列车员,这也是应该做的呀!”
“应该做的!”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任凤英做了好事从不张扬,有时别的同志看到了,要向车长汇报,她总是拦着。所以,26年中,她到底为旅客做了多少好事,谁也说不清。任凤英对待顾客的一片赤忱,同样还表现在对待危害旅客的不良行为从不留情。她瞬间的壮举正是平时爱憎分明的写照。
脚正路才直。任凤英牺牲前不久,女儿仗着胆子求妈妈捎两条烟,任凤英深情地说:“你知道妈妈从来不捣弄烟,前几天我对你哥说过,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当列车员只有好好为旅客服务的义务,没有为自己和亲属谋私的权力。”一席话说得女儿低下头,直到任凤英牺牲也没给女儿买。而当人们在任凤英牺牲的现场收拾遗物时,发现她的饭盒里装着四个馒头、三条小干鱼、一包咸菜和仅有的十三元一角五分钱。
……
任凤英走了。虽然她永远地走了,却又永远地留在人间。不久前,黑龙江省妇联追认她为省“三八”红旗手,佳木斯铁路分局授予她“人民的好列车员”称号。
新华社记者蒋耀波
新华社通讯员许景海谷庆范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