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三水“流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08
第2版(经济)
专栏:

  三水“流银”
  苏银琥黄庆
广东有“四小虎”。
而今,在“四小虎”卧榻之畔,又咄咄逼人窜出一“豹”——三水县。
当三水县从10年前的工农业总产值2亿元猛增到63亿元时,人们不禁要问,三水是如何创造这一奇迹的?
    变水为财
三水县,因西江、北江、绥江三江相汇而得名,历史上水患频繁。多少代人望水感叹:这水要变成银子多好。
这一机遇来到了,三水县紧抓不放。
1984年,一代新型饮料“体育”型健身饮料刚刚问世时,发明人找了多少生产厂家,都不接受。三水县领导知道这一消息后,立即风尘仆仆找到发明人:到三水来吧,三水有的是“水”。
而那时,三水国营饮料工业只有一间小作坊式的酒厂。
就这样,“健力宝”安家三水。不久,“强力”系列饮料也在三水问世。健力宝集团和强力集团,如同三水县的两根台柱带动了三水县工业的蓬勃发展,以饮料工业为龙头,扩展到制罐、塑料、纸箱、印刷等多种行业。有人算过一笔帐,这两个集团每投入一元,便有12元的产出,有人形象地比喻:流水如银。
年产值不足百万元的小作坊早已成为历史,代之而来的是年产值13亿元的集团。昔日水灾为害,今天变水为“财”,随之而来的是墨水、水泥等支柱产业的发展……
三水,做活了水的文章。
 天堑变通途
连续10年,三水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平均以31%的速度递增。
好一个31%的连续递增!奥秘何在?
过去三水县水患不断,交通便利更谈不上。当健力宝、强力集团落户三水时,县委书记唐友成就已经深切体会到,要想改变三水面貌,就必须创造一个开放的三水环境,吸引外资。这一切有赖于便利的交通、优良的通讯设施……
县领导做出了累计投资近10亿元兴路建通(讯)的战略决策。
过去10年时间,三水县新建公路近150公里,大小桥梁10座,新建了直通港澳的口岸码头,当别的地方因电力紧张而不得不停产时,三水新建了5个发电厂,形成了近6亿千瓦时的供电能力,人均用电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1993年初,三水又开始了“筑大桥、修大路、建大港口、办大电厂”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工程战役。
“我们要投资4亿元,沿三河两岸兴建跨江三座大桥,建造10公里的环城公路和15公里的沿江大道,建造3000吨级的深水码头,在原有1万门程控电话基础上,增加2.6万门程控电话,达到平均8个人有一台程控电话机……”
唐友成讲话掷地有声,描绘出三水天堑变通途的宏伟蓝图。
基础设施,改善了三水的投资环境。这个昔日“鸟过不落”的穷县,今天吸引了大批外国投资商。仅1992年,这个县就引进外资项目65项,投资总额达3.1亿美元,形成了“签约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波浪式发展势头。去年,这个县“三资”企业实现产值达30亿元。
三水,这个只有30万人口的小县,去年人均创产值达1.89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