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龙门雅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08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中国匹克杯精短散文征文

  龙门雅士
  冷慰怀
改革开放新事多。
洛阳龙门奉先寺,是盛唐时期开凿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窟石雕。每到4月中旬,凡远道而来观赏“牡丹花会”的各路宾客,都要饱览龙门石窟里那千年的艺术瑰宝,才肯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陪一位外地客人游览龙门,竟意外地在奉先寺前观看到一场治印技艺的精湛表演。
当时,几名外国游客正在奉先寺前饶有兴趣地翻阅一本装订考究的小册子。走近一看,原来册子里盖满了各式各样的漂亮印章,并且每一方印章都是用英汉两种文字刻成的:一枚枚色泽鲜艳、形态各异的图案,宛若一朵朵含笑绽放的红牡丹,古朴典雅又充满了活力。不用说,这准是治印者辛勤耕耘的成果,更是一块匠心独具的“招牌”。
册子的主人正神态自若地摆弄着手里的雕刀。这是一位身着中山装的35岁左右的大汉,浓眉方脸,双目炯炯,模样上又有几分农民的质朴。面前的桌案上摆着各种章料、印盒和一些说明书。
果然,两位欣赏过印谱的外宾立即让翻译在一张纸片上写下他们的名字,男的叫MIKE(迈克),女的叫APRIL(爱普尔),又分别选定了一方一圆两枚优质玉料为自己治印。
围观的游人越聚越多,方脸大汉不仅毫无怯场之意反倒更显得胸有成竹。但见他嘴角一抿,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捏起圆形章料,略一沉思,右手里的刀尖便插进了平整的端面。接着,左手缓缓旋动一周,一条与端面外缘平行的圆沟就已“水到渠成”;还没等众人的目光离开刀尖,又一条槽沟笔直地把章面均分成上下两个部分。这一阵,附近游人的鼎沸之声早已被那把神奇的雕刀隔绝,耳边只响着刀尖与章料相刻的“吱吱”的欢叫。那利刃横剜竖铲、上点下提,如芭蕾舞演员稳健灵巧旋转的脚尖,看得几十双眸子眼花缭乱。
不一会儿,两枚印章就在一片惊叹声中刻好。两腮胡须的迈克先生一会儿看看印章,一会儿又看看印谱,似乎想从遒劲有力的魏体汉字和英文字母之间找出什么秘密来。这时又过来几位外宾,迈克先生和爱普尔女士当即向同伴们炫耀自己的“宝贝”,人群中又溅起一片惊叹!
一位知情的老者告诉我:治印者祖辈都是本地村民,原只是喜爱书法和篆刻,农闲时才随便找些石料练练刀法;没料想近几年雕艺大长,在洛阳已出了名哩。
王城遗址的御花园,因绝色牡丹的微笑而天下闻名;龙门西山的奉先寺,以“卢舍那”巨佛的端庄而举世瞩目。而奉先寺前的治印者,用先辈开凿过石窟艺术的历史雕刀,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须臾间便将牡丹的微笑和“卢舍那”的端庄一齐镌缩于方寸之中,这种大仁大智的雅士风度,怎能不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呢!
(作者单位:洛阳轴承厂宣传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