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6阅读
  • 0回复

《泰叻报》成功奥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08
第7版(国际)
专栏:他山之石

  《泰叻报》成功奥秘
本报记者 成元生 吴日光
多年来,《泰叻报》发行量一直高居泰国各报榜首,达90多万份。在只有5000多万人口的泰国,发行量能达到这样的规模的确很不简单。
我们对《泰叻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第一大报地位很感兴趣。《泰叻报》资深编辑玛尼先生说,《泰叻报》首先力求在内容上吸引读者,多刊登读者关心的问题。
《泰叻报》每天出32版。广告约占一半,其他大部分是新闻。新闻分经济、政治、刑事、国际、教育、妇女、娱乐、体育、科技、环保等类,还有一类称为“读者最关心的新闻”,这类新闻最能吸引读者,经常占据头版头条。这类新闻也是多方面的,如政局动向、股市行情、物价涨落、刑事案件等。《泰叻报》除新闻外,还有特写、通讯、文章、读者来信等,并刊登大量照片,图文并茂。《泰叻报》有特色的报道深受读者欢迎。每有重大新闻发生,读者为了了解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都争看《泰叻报》,《泰叻报》销量猛增。去年9月大选期间,内务部9月14日凌晨公布了正式选举结果,《泰叻报》当天上午版就全文刊登选举结果和分析文章。
玛尼先生对我们说,《泰叻报》从上到下都认识到,在报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时效性关系着报纸的生存和发展。《泰叻报》编辑部仅200多人,但是24小时都有记者、编辑值班,一有突发事件,记者马上赶赴现场。玛尼先生自豪地说,有好多宗突发事件发生后,我们的记者比警察先赶到现场。
报纸要抢时效,在管理上就必须高效率,在设备上必须现代化。在9楼的会议厅里,《泰叻报》管理部经理介绍说,《泰叻报》按公司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下设管理部、编辑部、生产部、发行部、运输部、财务部和服务部等7个部及《泰叻报》基金会。全部人员共1500人。7个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管理有条不紊。
《泰叻报》已实现电脑化,编辑、记者调用报社的资料和信息十分方便。排版也已采用电脑。记者出去采访都配备了手提电话。电脑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新闻的时效性。
为了突出新闻的地区特色,《泰叻报》每天出六个版次报纸,在泰国这是独家创举。这六个版次的报纸分别在泰国东北部、南部、曼谷及曼谷郊区、北部、中部、曼谷周围各府发行,在报纸的左上角以一至六颗星来标明其版次。每个版次的重大新闻、专栏文章都相同,但地方内容可随时进行变动,特别是消息,六个版次的消息及追踪报道是时时更新的。
为了吸引更多读者,巩固第一大报的地位,《泰叻报》很重视听取读者意见,与读者保持密切联系,版面每天都有“读者来信”专栏刊登读者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如有读者来电提出批评和建议,工作人员记录下来立即送交编辑部有关负责人。读者也经常打电话向报社提供消息。玛尼先生说,“读者向报社提供线索正说明读者喜爱报纸,这也是《泰叻报》消息的重要来源之一。”《泰叻报》还经常在读者中进行市场调查。除了雇请调查公司、大学生搞调查外,还通过代销商和报童收集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版面,推出受欢迎的栏目,争取更多的读者。
《泰叻报》除办报之外,还热心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建立了许多学校。《泰叻报》基金会每年的基金利息都用来在贫困地区建立学校,目前已建立了89所,泰国全国73个府每个府都有“泰叻学校”。在大城府《泰叻报》第二学校,学生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课。我们还参观了学校的图书馆、鱼塘、菜园、食堂。学校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养鱼、种菜、做饭。《泰叻报》在贫困农村建学校办教育的行动受到泰国政府和舆论界的热情赞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