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通过调查研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洼切实加强农村市场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09
第2版(经济)
专栏:

  通过调查研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大洼切实加强农村市场建设
本报讯 记者鹿舫报道:农村市场如何办?辽宁省大洼县委的做法是:切实开展有关市场建设和培育问题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大洼是1975年在14个国营农场的基础上建县的,直至80年代中期,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投入由国家拨款,产出由国家调配。到90年代初,市场取向的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1991年,全县城乡集市成交额只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额的24%。
去年“市场热”开始在大洼县升温。县委领导在基层调查集市贸易情况时发现,不少政府部门成了市场建设的投资主体,大大促进了市场发育的进程。但是,有些同志误以为“市场,一抓就灵”,仿佛划出一块地,搭起几个棚,就能引来八方客。这种理想主义的市场观,往往导致人们只重视市场“硬件”——动辄投资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元兴建商品交易场所,而忽视市场“软件”——优化政策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等。例如,有关部门花300万元建起的兴隆台农贸市场在热热闹闹开张后,由于缺少有特色的商品,对客户吸引力不大,不久便冷冷清清地变成了一个“空壳”市场,结果不得不卖给了别人。其实,大洼并不缺“叫得响”的东西。大洼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至今全县尚有2亿公斤无农药和化肥残毒污染的优质大米在呼唤买主。县委认为,大米就是大洼的特色产品,要把本县大米批发市场建成辽宁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集散地。为了更好地“筑巢引鸟”,他们简化一切进入大米批发市场的交易手续;降低收费标准;优先为外地经营者办理临时户口和安排子女入学入托。由于顾及市场产生与发育的特定条件,去年5月开业的大洼县大米批发市场现已初具规模。截至去年底,通过这个批发市场共销售大米3500万公斤,获利100多万元。
去冬今春,大洼县委负责同志又分别对本县7个有代表性的市场逐一进行剖析,从历史、现状到其未来发展趋势,一一展开调查研究,结果又发现一些同志的本位主义的市场观在影响市场发育。这些同志在考虑建设一个何种类型的市场,这个市场办在何处时,往往不从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出发,而仅仅着眼于自己所辖的行政区划,甚至把部门自身利益视为办市场的唯一目的。例如,田庄台原来有一个蔬菜批发市场,有关部门把它当作一个“钱柜子”,动不动就去“捞一把”,群众反映这是“八国联军”管市场,买卖双方都承受不了,结果不到一年时间,这个市场便自发滚动到了高家乡。原因不外乎是那里服务设施好,税费收取公正合理等。县里从调查研究中获得了经验教训,他们对那些初具规模的交易场所,引导工商、税务、公安、市政、卫生、检疫等有关部门,共同组成市场工作委员会,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费,共同担负起市场建设的职责,进而从体制上遏制住了那种人见人烦的现象——“谁都想从市场获取一点,又都不愿意给予市场一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