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为何卖了“铁牛”买黄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14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征文

  为何卖了“铁牛”买黄牛
编者按: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今天,为什么有些农民弃机?为什么有些农民卖了“铁牛”买黄牛?我们的支农政策怎样才能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调动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能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近几年,一些农户卖掉拖拉机买黄牛。据有关部门对我省某地区调查,农民拥有的大、中型拖拉机1988年是1880台,去年降至1603台,今年7月底又降至1433台。而该地区役畜却从1988年的39.49万头发展到去年的44.2万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土地化整为零,“铁牛”无田可耕。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化整为零后,以农田作业为主的大、中型拖拉机,便出现了活难找、价难定、钱难收、事难干的问题。加之以运输营利为主的三轮车、农用车投资少、见效快,许多农机户改行搞运输,家里的承包地则买头黄牛、毛驴对付。
作业成本提高,经营效益低下。现在油料价格与原来比,已翻了一番。国家虽然规定每年随粮油收购发放一些平价柴油,但许多地方不能如数兑现。农机具及配件轮番涨价,拖拉机维修费也昂贵。因此,农机作业成本大幅度上升。农机在田间作业,收费低了,农机户亏本;收费高了,农民又负担不起。农机户经营活动困难重重,效益大大降低,有的甚至收不抵支,不得已只好将拖拉机卖掉了事。
收费项目繁多,农机户不堪重负。据调查,一台拖拉机从购进到营运,征收费用的部门有农机、公安、保险、征稽站、交管站、工商行政管理等7个部门共10多个项目,还要交学习证、行驶证、营运证等10多个证件的费用,再加上养路费,一年累计需千元以上。农机户不堪重负,有的忍痛降价将拖拉机卖掉,有的干脆将机器提前报废。
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今天,政府对大、中型拖拉机锐减、农业机械化程度降低的趋势应想方设法予以抑制。在保证农机专项资金逐年有所增加的同时,专项资金的使用重点要放在大、中型拖拉机更新上,并切实保证平价柴油的及时供应。省、地、县财政每年应拿出点钱,吸引农户购买大、中型拖拉机,把农田基建、水土保持、中低产田改造等专项资金集中起来,补贴农户购买大型拖拉机,逐步实现农业基础建设的机械化。要理顺农机管理关系,清理和制止其他部门向农机设关、设卡及乱收费,为农机户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要逐步建立安全、保险、更新多种职能的农机行业资金融通机制,帮助农机户解决机具更新、农机事故处理的资金困难,使农业机械化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自我发展路子。
甘肃庆阳地委梁世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