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首先是社会责任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10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编者的话

  首先是社会责任感
当读者反映爱看“耳闻目睹”图片时,编者的心情总不平静,一方面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感到压力。如何进一步办好“耳闻目睹”图片专栏,始终是编者们琢磨的事。
为了鼓励广大读者积极投稿,一九九一年三月至七月,本版首次举办“可耐杯耳闻目睹图片比赛”。一九九二年,本版又对已发表的“耳闻目睹”图片进行半年定期评奖。这里公布的是对去年下半年“耳闻目睹”图片评奖的结果。今年,我们将继续进行半年一评奖活动。为什么编者对“耳闻目睹”图片如此精心经营、对作者如此重视呢?因为“耳闻目睹”图片的内容是以干预社会生活、用形象的语言实行舆论监督为主的,拍摄难度大,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是拍不出这种题材的照片的。社会问题是多样、复杂的,要在瞬间抓拍、抢拍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东西,既要技巧,更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歌颂什么,批评什么、讥讽什么,都凝结着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感。可以说,拍摄“耳闻目睹”图片的作者,是社会问题的观察员,纠正不良现象的监督员,反映群众呼声的勤务员,应该受到社会的支持和尊重。
如何拍好“耳闻目睹”图片呢?一是要有思想性,选材要贴近生活,主题力求深刻;二是真实性,在时间、场景、事情上不得造假;三是要讲时效性,事情发生后要快拍、快制作、快投寄;四是要有一定的艺术性,画面构图、人物形态、用光、制片,要有匠心;五是注意文学性,标题与文字说明要准确、生动、简明;六是注重社会效果。这些要求可能高了些,严了点,但是,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对社会负责,对作者自己负责,才能多出人才、出好作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