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东航客机遇险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10
第6版(国际)
专栏:

  东航客机遇险记
新华社记者 司久岳
1993年4月6日北京时间下午6时30分,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一架大型MD—11喷气客机载着265名乘客正平稳地飞翔在北太平洋上空,前往目的地美国洛杉矶市。这时,正在1万多米高空平稳飞行的客机突然抖动起来。飞机失去控制,急速下坠,机上乘客几乎全部飞离座位,大部分头撞舱顶。下跌止住片刻后,飞机又猛然一降,随之突然升起,腾空的乘客又被摔到座椅上。接着飞机又再次下坠,这次更快更猛,乘客又被重重地甩到舱顶和两边的舱壁上。
险情发生后,机组人员立即发出求救信号,告知美国联邦航空局,要求就近迫降,抢救受伤乘客。
当时东航客机离西米亚空军基地1520公里。尽管西米亚基地是美军高度保密的空中侦察和太空警戒前哨,联邦航空局当即指示东航班机飞往该基地迫降并通知基地作好抢救伤员的准备。
经过两小时飞行,东航客机于当地时间凌晨4时30分在西米亚空军基地3000米长的跑道上着陆。西米亚空军基地仅有的1名医生和刚刚从埃达克海军基地调来的几名美军医务人员立即登机对重伤员进行抢救和包扎,并迅速用担架把伤员抬下飞机,送到已作好起飞准备的军用运输机上。到当地时间下午9时后,已将154名中国乘客空运到安克雷奇市内4家医院。
在此同时,美方又急调一批医务人员,对滞留在西米亚基地受伤较轻的中国乘客进行检查和治疗。仅从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就空运来了3名军医、6名护士、7名医务人员和2名心脏病护理人员。
联邦航空局安克雷奇办事处密切关注着抢救中国乘客的行动。当斯托姆获悉军方正在将重伤员运往安克雷奇的医院时,这位曾于1989年访问过北京的女士立即将此事电话通知了她在当地的中国朋友,并赶到州长办公室,要求指示当地电台通过广播告诉中国留学生和华侨,医院需要自愿者为中国伤员充当翻译。
据闻讯后迅速赶到安克雷奇节俭医院的中国留学生杨北说,有13名留学生和华侨赶到该院在为受伤乘客当翻译和办理各种手续。其他几家医院也各有十几名中国学生自愿为伤员提供翻译服务直至深夜。有的还于翌日清晨又赶到医院为伤员服务。
当天安克雷奇市4家医院经过检查收留了约60多名伤势较重的乘客住院。乘客中有的肋骨、肩骨骨折,有的颈骨和脊椎受伤,但大部分是头部和脸部破裂,胸部挫伤,数人处于危急状态。约100名轻伤和身体不适者经过检查和治疗后已由东航安排到该市谢拉顿旅馆休息。东航洛杉矶办事处负责人已于6日当天赶到安克雷奇。
7日,东航派出的另一架MD—11客机从上海飞抵西米亚基地,接上滞留在那里的100多名未受伤的乘客,取道安克雷奇,又接上约60多名轻伤乘客,将首批175名乘客安全送抵洛杉矶。
截止8日晚,已有数十名住院治疗的乘客出院,搬入旅馆,准备离开安克雷奇。节俭医院护士长告诉记者,8日有6名中国乘客离开该院,7日还处于危险状态的3名重伤人员也已转危为安。她估计剩下的10名病人也可望在数日或一周内出院。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