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小笠原美都子和友好之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10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友谊之花

  小笠原美都子和友好之歌
  宋丽红
我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1978年,我陪同日本关西大众艺术家访华团时,与访华团中的日本歌唱家小笠原美都子在八达岭长城上的留影。经常,我耳边会回荡起那首歌,那是她唱的歌,她心中的歌,日中友好之歌——《歌唱永恒的友谊》:“穿过滚滚波涛,越过辽阔海洋,友谊的航船,扬帆自由来往,日本啊中国,一衣带水我们隔海相望,啊朋友们歌唱吧,为深厚友谊歌唱……”
这首歌旋律优美,亲切感人,深受许多中日友好人士的喜爱,被收入许多歌曲集,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中日两国产生过很大影响。这首歌的作者就是小笠原美都子。
小笠原美都子写出这样的好歌并不是偶然的,她早在1971年便投入日中友好运动,加入了大阪府日中友好协会。1972年,她录制了中国歌曲《东方红》的唱片,在日本全国发行。她还创办了“日中友好之歌教室”。1976年,由她作曲、友好之歌教室作词的《歌唱永恒的友谊》终于问世。她把这支歌首先带给了中国朋友。她在北京充满激情的演唱,表达了一个音乐家对日中友好的向往。为了尽早签订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她和她的同伴走上街头,用他们的歌声,向社会宣传呼吁。1980年,她成立了日中音乐交流协会,直到现在,她一直担任会长。为了促进两国的音乐艺术交往,她几乎每年都要访问中国,率领日本的音乐团体来中国各地访问演出。她还多次邀请中国艺术团组赴日进行交流。
1989年,沈阳少年杂技团应邀访日,在大阪度过了40多天。那些日子里,她跑前跑后,帮我们安排生活,带我们参观、拜会。我们看到她太辛苦了,劝她注意休息。她还是不放心,三天两头的,一有空儿,肯定来看望大家。沈阳少年杂技团的成员,多是十来岁的孩子,小笠原每次来,总是带着大包的水果、糖、冰激凌……在烈日下,她大汗淋淋。一天,她拿来一块小黑板,说可以让孩子们学点儿文化,于是,每天晚上,公寓的餐厅就成了我们的日语讲座的课堂。她喜欢中国,喜欢艺术,她说:“每次看到中国的演出,都感到心灵的震动,因为我也是舞台上的人,更能理解艺术的价值。”
小笠原美都子是一位老资格歌唱家。她14岁开始学习声乐,20岁时起,活跃于歌坛,一唱唱了半个世纪。1990年,她举办了舞台生涯50周年音乐会。大阪府知事、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都向她祝贺,为演出发了贺词。在音乐会上,她演唱了日本歌谣,还唱了中国民歌《茉莉花》,还有那首她最爱的《歌唱永恒的友谊》。
她在音乐会上说:“小笠原美都子很幸福。今晚,我要尽全力实现我50年的梦想。似长似短的50年,日本人都经历了战争,现在想起来还使我满腔悲哀。那些失去了我所爱的人、让人不想活下去的日子,都随着歌一起过去了。”
如今,小笠原美都子已年过古稀,但她仍在为友好交流奔忙。她没有孩子,她仅有的心爱的儿子长成十六七岁时不幸夭折。在这巨大的打击下,她曾痛不欲生。后来她说,是她的事业给了她生活的勇气。她没有遗产,用她先生的话说,她一向是“赔本经营”,但她用自己的爱心为日中两国人民写下了世代友好之歌。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