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刮目看海南——写在海南建省办特区五周年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11
第1版(要闻)
专栏:

  刮目看海南
——写在海南建省办特区五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保育钧鲍洪俊
4月,海南万商云集。人们惊奇地发现:海口变了,变得挺拔、亮堂了。环岛转一圈,进一步发现整个海南也变了。同5年前相比,海南的一切都令人刮目相看:
国民经济超常规发展建省初,海南国民生产总值55.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15元,低于当年全国人均1042元的水平。去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141亿元,比1987年增加74%;年均递增率11.8%,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113元,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中央提出的用三、五年时间赶上全国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战略目标。建省前,海南农业产值大于第二三产业的总和,经济结构极不合理。建省以来,海南一方面稳定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农业生产,去年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一方面放手发展第二、三产业,兴办了一批大中型项目。五年间,一二三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7.6%、20.8%、11.3%,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投资环境大为改善1987年遍布海口的储水缸、柴油发电机曾是海南基础设施落后的标志。海南省委、省政府为了积蓄经济发展后劲,既筑巢引凤,又引凤筑巢,坚持在“打基础”中前进。全省固定资产总投资累计达217亿元,是建省前36年投资总和的两倍多。随着马村电厂一、二期工程的投产发电,全省装机容量达83万千瓦,比建省前增加一倍,成为全国少有的电力富裕省。邮电通信事业的投资相当于建省前38年投资总和的38倍。长话电路增长4.3倍,电话普及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交通运输业总投资已达14亿元。新建公路942公里,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港口吞吐能力从737万吨增加到1067万吨。海口机场进入全国十大航空港。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可望明年7月通航,海南西环铁路去年底正式动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建省前30年的总和。
投资环境的改善,使岛外资金、技术、人才不断涌入。海口保税区、金融贸易区、亚龙湾、大东海成为南北呼应的开发热点。万泉河畔、五指山下,都成了群商争逐的舞台。利用外资进行大规模成片开发的洋浦经济开发区,虽然一波三折但终于破土开发。建省5年间,境外34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在海南兴办了11717家外引内联企业,实际投入资金133亿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初步形成建省伊始,海南省委、省政府遵照中央关于创办大特区的思路,把改革的目标定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与之适应的上层建筑上。海南建省之初就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为宗旨,进行大幅度的机构改革,构造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体制。着眼于培育新经济体制,制定了一系列体现公平竞争的政策、法规,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公平竞争,并且在全国率先进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使各项改革得以配套协调。按照国际惯例,对60多家企业实行股份制改组,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闯出一条成功之路。到目前,全省生产资料价格、生活资料价格、劳务价格、外汇调剂价格、房地产价格等已全部放开,初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平稳过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初步形成,这在全国省一级是绝无仅有的。
市场的权威开始确立遇到困难找市场,谋求发展找市场,树立信誉、实现个人价值还得靠市场。在海南,市场在人们的心目中变得神圣、灵验了。
个人的衣食住行、求职就业都靠市场解决。从去年起,海南对大学毕业生分配实行改革,取消干部身份,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用人、谋职双方都有了选择的自由。企业家经营困难,不是向政府伸手,“等、靠、要”,而是挺起胸膛闯市场。在海南很少听到企业家数落政府的不是,更多听到的是如何发展自己的宏伟计划。
政府官员管理社会、领导经济,开始按市场规律办事。海南反季节瓜菜的价格完全由销售决定。三亚、陵水等市县党政领导主动出岛寻找销售渠道,引导农民驾驭市场,受到农民们的称赞。
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关系的正确处理,同样要通过市场来实现。海南许多干部群众以及企业家认识到市场能够最大限度地提供个人发展的机遇、企业发展的空间、国家税收的来源。保证市场的正常运作就是保障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因此,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遵守政府的政策法令,成了绝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
变化中的海南令人刮目相看。然而,海南省毕竟刚刚从计划经济体制中挣脱出来,新旧体制交替中的种种矛盾在这里也表现得尤为明显。对此,海南人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欢度建省办特区5周年的时候,海南省委书记、省长阮崇武说:海南正在崭新的起点上,朝着追赶亚洲“四小龙”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挺进。海南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