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粮价放开,种粮自主,现金交易,不打白条,城乡高兴,粮农欢呼——南陵卖粮不再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11
第2版(经济)
专栏:

  粮价放开,种粮自主,现金交易,不打白条,城乡高兴,粮农欢呼——
南陵卖粮不再难
本报记者张振国
良种抢手,农机旺销,肥料紧俏,春播特忙……这是记者近日在盛产大米的安徽省南陵县实地看到的“种粮热”。
“热”从何来?县委书记倪发科和县长程晓苏说是“逼”出来的。何谓“逼”?倪书记指着他办公室书架上陈列的11种优质大米样品告诉我,这些名、稀、特品种,比普通大米要贵一半到一倍多。
多年来,我们在计划经济的束缚下,农民种高产低质的保险粮,政府收订购任务粮,市民只好吃计划老陈粮。大路货必然价低,米质差必然难卖。全县年产粮食27万多吨,自用一半,另一半只好由政府贴息收购,结果是国库粮越积越多,“卖粮难”愈演愈烈,产粮大县变成财政穷县。
这一“逼”,却把他们“逼”上了粮食大市场:粮食价格全面放开,种粮计划不再下达,“买全国、卖全国”的大市场现正在逐步形成,“种粮冷”变成了“种粮热”。南陵的经验主要有如下几点:
——自主种植,以优取胜。南陵是全国优质米基地县。该县出产的大米,素为芜湖米市的上品。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以后,他们首先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免得上级担心粮食减产。再就是在“优”字上狠下功夫。近3年内,他们将把优质稻谷的种植面积,扩大1倍多,其中名、稀、特优稻谷种植面积今年就将比去年扩大10倍。仅此一项,全县粮农即可增加收入1/4以上。
——自主加工,以精取胜。南陵加工精米的本领出众。去年秋季以来,几个月之内,全县就出现180多家大米加工厂,年加工能力达到50多万吨,大大超过全县粮产总和。一些设备好、技术精的加工厂年加工粒整、透明、适口的特优大米就有20多个品种、6万多吨,其中还可加工出香、黑、紫(包括籼、粳、糯)名、稀、特优大米2000多吨。仅此“以优取胜”一项,每年即可多收增值税收300万元。
——自主销售,以信取胜。他们依托南陵优质米公司和南陵米市,组建成80多个销售网点,上挂芜湖等地批发市场,下联农村千家万户,横接本县180多个大米加工厂和京、津、沪等17个大中城市的经销窗口,使粮食生意越做越大。卖粮不难,白条未见,粮农高兴。著名的芜湖米市也在争销南陵大米,全国求购电报不断飞来。3月14日1天,记者就得知县里接到上海、福建等地打来的5次求购大米的电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