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把精兵强将推向经济建设第一线 烟台市鼓励干部不挤“官场”闯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4-1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把精兵强将推向经济建设第一线
 烟台市鼓励干部不挤“官场”闯市场
本报讯山东省烟台市积极探索机构改革、精兵简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路子,鼓励和动员党政机关干部不挤“官场”闯市场,把精兵强将推向经济建设第一线,达到了机关精简与加强经济第一线的双重目的。
烟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认为,要想解决好机关干部的出路问题,在机构改革上有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把一部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在基层干大事、创大业愿望的机关干部推到经济工作第一线,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带个好头,闯条路子。
烟台市率先在芝罘区引入市场机制,由芝罘区委、区政府在机关大院举办了为期一天的机关干部充实经济工作第一线人才交流大会,1000多名机关干部和各镇、街道、系统局(公司)的90多个用人单位参加了大会,60多块看板详细介绍了用人单位的生产规模、发展前景、需求对象和优惠政策等。会上,机关干部和用人单位直接接触,当面洽谈,各自选择自己理想的对象,双方达成协议,经组织审查同意,先试用3个月,双方都满意后,再签定合同,对干部的去向、职务、任期以及报酬等作出明确规定,从而给被聘用者和用人单位吃了“定心丸”。第一批被聘用的33名干部已高高兴兴奔赴经济建设第一线。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广了他们的经验,推动了全市机关精兵简政工作的开展。
烟台市委、市政府还积极鼓励干部改变“官念”,“辞官下海”,大力兴办经济实体,使大批人才转移到第三产业和其他需要加强的工作岗位上去,把人员精简同提高工作效率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结合起来。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一共办各类实体3750个,分流机关事业人员7400多人。到去年年底,全市行政事业机构共减少1062个,其中撤消合并493个,改建实体509个,共减少人员8500多人,减少经费1639万元。
烟台市通过精减分流,把精兵强将推向经济建设第一线,使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官本位”意识开始转变和淡化,千方百计进机关,挤官场的现象明显减少,党政机关人员臃肿的问题有了明显的改观。
1992年,全市市、乡两级党政机关已连续9年不超编;县级党政机关在职人数比上年下降5.9%;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在职人数首次出现负增长,比上年下降0.7%。
(郭万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